(二)企业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努力消除火灾隐患。一些大型石化企业和油气储存、供应单位,按照要求,全面开展自检自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制定灭火预案,并认真组织演练。营口市共有417个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通过自检自查,共查出185项火灾隐患,消除了175项,其余10项都制定了整改计划,落实了安全防范措施。中国北方航空公司在自检自查中,为确保A300机库消防炮完备好用,重新修订了机库消防系统的启动、试机程序。
(三)各部门及公安消防机构集中力量进行了检查和抽查。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各地公安消防机构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配合组成了多个检查组对大型石化企业和油气储存供应场所进行了全面检查。省消防局组成4个督查组,于3月13日至27日对全省14个市的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了督查和抽查,听取了各市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汇报,实地抽查了34个重点单位,对各地的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监督指导意见,发现并督促消除了一批火灾隐患。各市公安消防机构以国家消防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执法,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坚决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据初步统计,在这次专项整治中,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共检查企业单位4942个,发现火灾隐患7632项,及时整改和消除火灾隐患7032项,下发各类消防法律文书2146件,对企业单位实施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处罚194家,拘留4人,罚款61万余元。沈阳于洪机场出租给地方的油库没有按照国家消防规范设置泡沫灭火系统和室外消火栓系统,存在严重火灾隐患,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发现后,对该单位下发了《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责令其停止使用储油罐,并处罚款。
(四)注重宣传,大力营造舆论氛围。为了配合大型石化企业和油气储存供应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各级新闻单位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连续性的宣传报道。在专项整治期间,省级新闻媒体共发稿42篇。辽宁日报开设了一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版,辽宁经济日报开设了一期“红门视线”专栏,辽宁广播电台播送了4期“链接119”节目,辽宁电视台“今晚直播”、“红色119”、“第一时间”等节目也都做了多次专题报道。另外,一些新闻单位还派员同省专项整治督查小组分赴各地,对工作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跟踪报道,对严重的违法行为及时曝光,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了各级政府、企业单位、广大职工对此次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