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扶持有一技之长、具有经营能力的残疾人进行个体经营或创办私营企业。
(四)盲人按摩
任务目标:
发展盲人按摩,加大对盲人职业培训、就业安置、政策扶持和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力度,适应社会需求和盲人就业的需要。
主要措施:
1、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保护性政策,巩固和发展盲人保健按摩和医疗推拿业。
2、充分发挥上海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的指导、督查作用,规范全市盲人按摩行业管理;发挥中、高等院校按摩专业作用,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759名;培养盲人医疗按摩人员156名;开展保健按摩师技能鉴定和医疗按摩师(员)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编写并提供盲文版和录音版按摩教材。
3、鼓励和扶持盲人按摩人员集体开业、个体从业。发展社区盲人按摩事业。
4、对个体从业的盲人按摩人员给予政策扶持,在筹集资金、落实场地等方面给予照顾。
(五)扶贫解困及社会保障
目前,本市贫困残疾人约占全市贫困人口的五分之四,解决这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关系到市扶贫工作全局,关系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任务目标:
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政府扶贫计划,统一安排,同步实施并予以特别扶持,努力缩小残疾人在基本需求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城镇要完善重残无业特困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政策,在农村要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为特困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做到残有所养、残有所助、残有所帮。
主要措施:
1、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将农村残疾人脱贫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坚持以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加大扶贫投入的力度,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免农村残疾人的各种税赋,修订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方案,保证组织、措施、资金三落实。将残疾人脱贫指标,列入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
2、城镇重残无业特困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最困难的部分,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增加资金投入,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生活和医疗养老等基本需求,逐步提高福利水平。
3、依托社会救助机制,改善贫困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逐步形成和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实施中度智力残疾人和老年父母扶养重残子女型家庭的社会保障政策;利用政府廉租住房政策,积极解决残疾人住房困难问题;尽快调研工伤致残的优抚工作。
4、采取政府、社会、个人多方集资等措施,筹集建立重残无业残疾人医疗补助金,解决基本医疗等问题。充实、完善重残养老补助办法。
5、发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美德,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志愿者扶残助残活动。采取结对帮困、对口扶贫等形式,改善贫困残疾人就业和生活条件,帮助残疾人子女完成学业。
(六)宣传及文化生活
残疾人宣传及文化生活,既是保障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基础工作,也是增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