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转发市计委等《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2001-2005)》的通知

  (十一)自身组织建设
  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使残疾人组织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要以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活跃专门协会工作,密切联系并团结、教育广大残疾人,激励奋发进取精神,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主要措施:
  1、按照“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与残联建设”的原则,在各级残联机构改革工作中,巩固完善组织体系,提高工作效率;街道、乡镇残联要按照《关于加强基层残联建设的决定》的要求,完善机构、健全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能,建立起扎根于基层和社区的残疾人服务体系。
  2、做好残联领导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拔工作,把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为公、勤政、团结、廉洁”的领导集体,重视干部的年轻化;选拔优秀的残疾人进入领导班子和残联干部队伍工作。
  3、制定实施对残疾人事业干部队伍的培训计划,建立干部培训基地,使所有干部都得到较为系统的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造就一支热爱残疾人事业、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队伍。
  4、充分发挥市残联评议委员会的监督咨询作用;认真处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做好信访工作,倾听残疾人呼声,维护残疾人权益,为稳定大局服务;加强各专门协会的工作,密切联系残疾人,反映他们的需求,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活跃残疾人生活。
  5、做好残疾人证的发放、管理工作,逐步推行评残分级制度。
  6、充分发挥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作用。按照《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章程》,广泛动员社会,募集助残资金,资助残疾人福利设施的建设和特困残疾人的生活急需,积极提供资金、物资方面的支持。
  7、各级政府、组织人事部门要关心残联干部,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表彰先进残疾人工作者。
  (十二)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完善残联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建设公众信息网和残疾人事业数据库,健全统计指标体系,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提供服务。
  主要措施:
  1、建立残疾人事业数据库和残疾人公众信息网,逐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较为确切依据。
  2、建立与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间的网络联系,报送数据,传输信息,推进残疾人就业,康复、职业培训和助残服务的社会化进程。
  3、建立市、区、县、街道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形成残联系统办公自动化服务平台,广泛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管理水平。
  4、配备热爱残疾人事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熟悉残疾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制定多层次的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和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残联系统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的能力。
  5、建立残疾人网上虚拟社区,帮助残疾人通过网络了解法规政策和各种服务信息。
  (十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