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的调查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的调查的通知
(1999年4月28日)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今年2月,田凤山省长深入农村,对我省农业发展中的节水灌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措施。现将田凤山省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关于我省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的调查》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节水灌溉
  我省是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西部旱区缺水的状况更为严重,人均占有水量和亩均占有水量分别为2180立方米和585立方米,均低于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明青高地和克拜丘陵地区地下水更加贫乏。而我省西部又是“十年九旱”的地方,据统计,近10年仅西部地区年平均受旱面积达5404万亩,年减产粮食50-70亿斤。我省的中低产田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旱区。1995年,我省西部发生了严重的伏旱和秋旱。我多次深入到受灾市县调查研究,形成了《西部旱区农业发展问题》的调查报告,提出西部旱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旱作农业之路,坚持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生态措施并重,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西部旱区的水利化,同时提出要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随后,又组织水利、农业、粮食、林业和环保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制定了《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规划》。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西部旱区不仅在水源建设上有了长足发展,各类农用机电井达到78000多眼,再加上各类小井,灌溉能力可达2340万亩,而且节水灌溉也呈现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的迅猛发展态势。1998年全省节水灌溉面积已达658.85万亩,占西部旱作农业面积的12%,全省已有17个节水增效示范区和旱田节水灌溉试验站,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企业也应运而生,目前已形成从井管、水泵、柴油机到喷灌器材的系列产品,年生产组装能力12000台套,基本可以满足需要。
  实践证明,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我省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和土地干旱双重矛盾,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我省农业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旱情轻重,特别是苗期干旱威胁很大。传统的畦灌、垅灌等漫灌方式,对水资源浪费很大,使本来就不丰富的水资源日渐减少,以至不堪重负。调查表明,以喷灌、微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省水省时省钱,是解决干旱与水资源缺乏双重矛盾,特别是解决苗期干旱问题的有效办法。调整种植业结构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然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水利条件,许多地方近些年发展了节水灌溉高值高效作物区,使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首先在节水灌溉区内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也离不开节水灌溉,任何先进农业技术措施,只有与节水灌溉相配套,才可能发挥作用。安达、肇东、肇州等县(市)把节水灌溉与提高复种指数结合起来,大面积推行节水灌溉,提高了耕地综合利用率,实现高产高质高效,使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我省农业和工业以及城乡居民用水量急剧增加,而水资源却在逐年减少,传统的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节水灌溉可以缓解农业、工业、城乡居民用水的当务之急,更是有效保护水资源、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长远战略需要。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