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建立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调整优化科研机构,分流科技人员,搞好全省科技力量的总体布局,初步建立起新型的科技研究开发体系,进一步促进80%以上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根据我省实际,合并、重组一些科研机构,组织科研力量,进行科研联合攻关和应用开发研究,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技术依托和发展后劲。放开搞活一大批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自办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强企业产品技术开发,带动整个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发展优势学科和专业,抓好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重点科研机构和学科,形成一批在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先导和支撑作用、精干市效的研究开发基地。
(一)优先扶持与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相关的研究机构。通过政府、部门、行业增加必要的扶持,不断提高其科研创新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些机构可以实行一所多制,既担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科研攻关任务,又可组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面向市场,积极开展新产品的开发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要组织我省科研机构、在闽国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密切合作,开展以下工作:
---在石油化工方面,建立省石化产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化工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推动全省化工技术的创新和进步,重点在石化下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上取得突破。
---在机械电子方面,开展计算机、通信、数字音像和光机电结合、汽车工业、工程机构等开发应用研究,成为行业或企业集团的工程技术中心、产品中试和检测中心。
---在建筑建材方面,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研中试其地,开展软土地基处理、现代混凝土、预应力技术及新型建筑材料等应用研究,为建筑、建材行业开展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
---在林产业方面,开展林木良种工程、速生丰产林等资源培育研究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研究,同时通过建立林产业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中试基地,解决林业产业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在水产业方面,为我省水产育苗、养殖、病害防治、海洋环保、水产品深加工等开展技术开发和服务,成为国内重点海洋水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建设海洋大省提供技术支撑。组建水产科研中试基地和若干个科工贸集团公司。
---在轻纺方面,为食品生产和检测,为食用菌、精细化工、市分子改性材料、陶瓷、纺织、造纸及环保等提供产品开发和咨询服务,形成行业开发、咨询、服务中心。加强食用菌科研中试基地建设,组建食用菌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