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扎扎实实地组织好接受社会捐助活动,为抗击“非典”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自4月26日起广泛开展“防治非典·奉献爱心”捐赠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大力支持。截止5月19日17时,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累计接收社会捐助现金共计人民币3.0026亿元,接收各类物品等折合人民币6708万元,累计款物合计3.6734亿元(其中市捐赠中心共接收社会捐助现金共计人民币2.2748亿元,美元9431元)。目前,社会捐助积极性很高,我们要继续认真做好捐赠款物的接受、管理工作,及时发往“非典”防治一线,确保规范、公开、透明。
二是严密做好“非典”病人遗体火化及善后处理工作。自3月18日接运第一例“非典”病人遗体以来,广大殡仪干部职工一直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市民政局已会同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遗体处理的紧急通知》,从死亡确定到遗体存放、消毒、运送、火化、骨灰存放,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防护等各个环节,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市政府指定专门负责“非典”病人遗体火化处理的大兴殡仪馆、昌平殡仪馆,不畏疫情,加班加点,为“非典”逝者家属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门头沟殡仪馆自4月29日承担全市部分“非典”医用垃圾焚烧任务,截至5月16日,已协助市市政管委焚烧“非典”医用垃圾73.9吨。下一阶段,我们要认真按照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的部署和要求,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严格工作程序和预防措施,做好“非典”遗体的接运、火化和“非典”医用垃圾的焚烧工作,完善遗体处理和骨灰善后处理等措施,切实把好传染关,以严明的纪律、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全市防治“非典”工作做出贡献。
三是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体的“非典”防控和生活救助工作。依托街道和社区,及时掌握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落实“非典”防治费用,主动做好预防知识宣传、预防“非典”药品和物品的分发和定期消毒工作。低保家庭的“非典”患者,按市政府有关规定落实医疗费用,确保低保人员无一漏防、漏治。对于疫情可能导致部分企业职工和个体经营者等生活出现困难的,实行特事特办,酌情给予补助,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及时纳入“低保”。因患“非典”给优抚对象、社救对象和其他低收入家庭造成的特殊困难,要采取急事急办,实施临时救助,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