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委关于印发《北京建筑业“十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建委,各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
  按照市政府要求,市建委已制定了北京建筑业的“十五”发展规划。现将《北京建筑业“十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一、“九五”期间发展状况
  (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九五”期间,北京建筑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024.4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6倍,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8%,其中2000年预计完成总产值710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9.2%。累计实现增加值851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3倍,年均增长12%,比全市同期年均增长速度高出2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八五”期间的8%上升到8.5%,其中2000年预计实现增加值190亿元,基本与1999年持平,占当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9%。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2000年为8.7万元/人,是“八五”末期1995年的2.1倍。
  (二)完成了一大批城市建设项目。“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00亿元,是“八五”期间的4倍,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其中“九五”后三年,平均每年完成300亿元以上,是北京历史上完成基础设施投资最多的一个时期,相继完成了以67项重点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项目,使我市基础设施供应能力明显提高。累计竣工各类房屋9397万平方米,是“八五”时期的1.5倍,其中住宅为5154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建成住宅1030万平方米,是“八五”期间平均每年竣工住宅的1.4倍。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上升到15.6平方米。此外还建成了一大批标志性公共建筑。
  (三)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到200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施工企业约4000家,本市从业人员约60万人,加上外埠队伍共计100万人左右,基本形成了综合配套、功能齐全的队伍结构。装备实力日益增强,到2000年,全行业拥有机械设备17 万台,技术装备率7千元/人,动力装备率6千瓦/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完成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的大型工程项目,总体技术水平属国内一流,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管理上也有较大进步,183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其中一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全部通过认证。工程项目管理进一步完善,普遍实行了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成本核算制和项目经理资质管理。质量管理明显加强,工程质量由“八五”初期的全国第七名,上升到全国先进行列,达到北京市历史最好水平。施工现场管理显著改善,以安全和环保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施工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万人死亡率已降到0.8以下。
  (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七家大企业集团参加了北京市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实行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其母公司先后改为国有独资公司,一部分成员企业也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北辰、城建、天鸿和住总集团分别以不同形式在香港和内地上市。未参加试点的企业有一部分也已改制,到2000年股份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3%,中外合资企业占5%。市政府确定的14家国有中大型骨干企业,已有11家完成改制,占79%,提前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75%的目标。中小企业已有40%左右进行了包括撤并在内的不同形式的改革、改组、改造。企业内部改革也不断深化,特别是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又有较大进展,企业经营机制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