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结构。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采取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对适宜组建集团和有规模效益要求的优势企业,实行重点培育,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到2005年,力争全区有10户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亿-10亿元,8户企业达到10亿-20亿元,5户企业超20亿元。加强小企业对大企业的专业化配套和服务,逐步形成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分工合作和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成“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和知识型、开发型、配套型的企业,提高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所有制结构。逐步收缩国有经济战线,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资本使用效益明显提高;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工业经济和多种形式的集体工业经济以及非公有制工业经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十五”末,力争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到40%以上。
二、“十五”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一)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特色产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五”时期,要重点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我区优势资源,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潜力大的特色产业和产品。
绿色食品产业。结合已经形成的农产品深加工基础,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突出发展“清真”系列的肉制品、乳制品等绿色食品,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清真”食品加工基地。进一步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发酵酿造业、果菜加工业和粮油加工业。马铃薯加工业要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解决原料保鲜难题,延长加工链,重点发展马铃薯全粉和马铃薯化学变性淀粉,提高产品质量,培育品牌,开发系列产品。发酵酿造业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建成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葡萄酒生产基地。枸杞种植及加工业是我区传统的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我区构相的品牌优势,发展枸杞饮料、多糖胶囊、枸杞全粉等系列产品。引入国内外大企业参与枸杞系列开发,把我区枸杞品牌做成收入达数十亿元的大产业。扩大柠檬酸、纤维素酶、酒精等产品的规模效益。果菜加工业要面向出口、面向全国市场,以绿色、特色为主导,满足出口要求,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巩固和进一步提高现有精米和高品质、专用面粉加工业。
特色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国家批准我区建设国家级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医药产业和生物医药。要加大力度,着力实施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草药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苦参素、苦参碱等苦参原料药,使其生产工艺、质量在国内居领先水平;深度开发麻黄原料药及其制剂产品、羊胎素系列产品,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加大技术改造,联合重组,发展新产品等措施,做大做强现有优势骨干医药生产企业,形成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