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年内建成市社区服务中心,市内四区所有街道应建立2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都有不同形式的社区服务工作站。加快全市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在市内四区逐步实现市、区(市)、街、居四级社区服务中心(站)联网。积极推进“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三年内每年拿出福利资金的80%,资助建设一批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社区托老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拓展服务项目。
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网络化。加快社会服务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发展连锁经营,壮大产业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社区服务项目向产业化发展,培育、扶持2—3个在全国有知名度的社区服务品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社会服务项目。
推进卫生进社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鼓励发展社区全科医生诊所和社区照料中心、社区康复中心、老年护理院以及社区诊断检验中心,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建立健全社区保障体。在街道成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社区就业和下岗失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鼓励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展非正规就业和非全日制就业。经劳动部门认定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免予工商登记,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五)创建环境优美的社区
增强社区公共管理功能。各区(市)、各专业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把社区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制订规划,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力争用2年时间,使所有住宅小区达到卫生整洁,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画。
逐步提高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水平。规划主管部门要提高城市居民区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社区,都要规划建设社区服务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治安亭、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十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居民小区或旧城改造片,都要建设一处社区广场、一处社区文化中心和体育健身路径等设施。在居民区内规划建设绿地、花园、雕塑等景观和休闲活动场所。
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主干道改造及两侧环境整治以及城乡结合部、专业市场、建筑工地等区域为重点,清理违法建筑和非法广告,清除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彻底整治脏、乱、差。在居民区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2年内居民生活垃圾袋装收集率达100%。深入开展建设绿色社区活动,2年内建成15个环境保护达标街道办事处,200个环境保护达标社区,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明显,主要考核指标达到全国或全省先进水平。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