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基础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是包括我区在内的西部地区的又一次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要按照”十五”计划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政策上和财力物力上对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且比较贫困的地方给予倾斜照顾和扶持,逐步建设一批对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区性抗旱防涝减灾保障体系。抓好山区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上解决山区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县县通二级公路、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机动车路,提高公路等级和路网通达深度。在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抓好村屯道路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在实现村村通电的基础上,解决边远山区村屯用电问题。加快通信网络建设,扩大通信容量,逐步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加强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在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的普及率。加快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功能,逐步提高全区城镇化水平特别是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五)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区域性特色经济。充分发挥我区西部地区矿产、水力、生物、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一批资源型开发项目,在资金、技术上给予重点扶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城乡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落实五大经济区域发展规划,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区域性特色经济。进一步实施“1234610”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种子工程、“三田”建设工程、流通工程,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创汇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县乡财政收入。
  (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节约资源。加快实施“绿色工程”,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竹还草。抓紧石山地区综合治理,积极推进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广西防护林、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以及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重点解决天然林禁伐和退耕还林后生态恢复及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推广恭城经验,发展沼气,建设一批重点生态农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