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研究和推广农作物、林果、畜禽、水产等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重点研制开发和引进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大力推广果实套袋等无公害农业技术。
(六)大力推广农作物机械化联合作业技术,加快设施农业机械化和山区多功能机械化技术的开发应用,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利用。
(七)开发和推广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技术,加快恒温、冷藏设施建设。
(八)研究开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成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山区综合开发配套技术, 努力开发应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九)加快引进开发农业高新技术。促进组培快繁技术在蔬菜、林果、花卉、烟、桑等经济作物上的大规模应用;引进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在优质奶牛繁殖方面首先突破,并形成生产能力;大力推广转基因动植物品种,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十)研究制订农、林、牧、渔品种、产品及其生产技术标准和绿色食品、饲料及农产品加工标准,积极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
三、工作措施
(一)以“141”工程为龙头,加快我市农业高新技术应用步伐。“141”工程,即:一个农业技术市场,四个农业现代化龙头项目,一个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它既是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工程,也是我市引进应用当代生物技术的先导性工程。有关部门要在完善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建设速度,搞好技术合作和联合,引进各类最先进农业科研成果,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和技术产业化研究,把其建成我市引进应用农业高科技的中心和集散基地,尽快发挥其龙头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加快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植物组培试验繁育中心,尽快启动建成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做好微生物实验研究中心建设的准备工作,使“141”工程向高标准、大规模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各区县要建设本区域的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应用示范基地,全面推动生物技术在我市的开发应用。
(二)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为载体,加速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各区县及有关部门要在前两年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增加技术含量,促进上规模、上档次。所有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优先在示范园区推广应用。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加快我市十大农业现代化科技先导工程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把示范园区真正建成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工程。市里重点抓20处市级示范园区,每个区县抓3-5处重点示范园区,每个乡镇都要建设1-2处示范园区,尽快形成市、区县、乡镇三级上下连接的示范园区体系,推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推广应用,迅速提高我市的农业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