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今年,各地要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皖政[1997]63号文件)精神,以地、市为单位实行统一政策、统一企业缴费费率、统一待遇标准,并为尽快实行省级统筹奠定基础。所有企业和职工(包括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要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基金的征缴率,将养老保险费用由差额缴拨尽快改为全额缴拨。必须按时足额按标准发放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再发生新的拖欠,对过去拖欠的养老金,按谁拖欠谁补发的原则,逐步予以补发。
对于下岗职工无论以何种方式实现再就业或不再就业,只要继续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过去的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为了完善失业保险机制,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支付能力,从1998年7月1日起将失业保险基金的缴费比例由企业工资总额的1%提高到3%,其中个人缴纳1%,企业缴纳2%。
要加快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下岗职工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同时,要使社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八、加强职工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加强企业职工的全员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实施“科教兴皖”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实现再就业的前提和条件。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培训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全员培训。生产经营正常企业的职工,由企业组织培训,形成下岗--培训--上岗的机制;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由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组织培训。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和各类培训基地,都要积极为下岗职工开展技能培训。
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对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1--3年的职业技能培训,经培训后,用人单位方可招用,要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对企业职工和劳动预备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教委、经贸、工会、妇联、共青团,以及农业、科技等部门都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培训工作。劳动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企业职工、劳动预备人员培训的协调和管理工作。
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机制。首先,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对用人单位要实行空岗报告制度。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按照《安徽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人员要制作招用简章,并经当地劳动部门审查同意。其次,要加快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实行劳动者求职登记制度。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设立下岗职工服务窗口,要及时、准确地提供劳动力需求信息,加强对下岗职工的职业指导并实行免费服务。第三,要积极发展和规范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强化职业介绍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加强劳动监察,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职业中介活动,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动力市场建设和促进再就业的资金,由各级财政部门核拨。
九、加强宣传教育,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