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关于落实农村电影放映“213l”目标实施意见的通知
(陕政办发[2000]5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实现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提出的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陕办发[1999]22号),现将省文化厅《关于落实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O年七月十二日
关于落实农村电影放映“213l”目标的实施意见
(陕西省文化厅 2000年7月1日)
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即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是在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广电总局和文化部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村电影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的一项跨世纪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1998年9月召开的全省农村文化工作暨文化先进县命名表彰会议提出:“要把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切实解决好。”省委、省政府两办1999年4月在《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陕办发[1999]22号)中也明确规定:“在农村村提留中,要保证农民看电影的经费”。为确保全省农村电影映“2131”目标的实现,确保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意见的落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全省“2131”目标规划
总体规划是:全省范围内三年实现农村电影放映3个80%,即到2003年,80%的乡镇有电影队、80%的行政村每年放映12场电影。2005年,全省基本实现农村电影放映一村一月一场的“2131”目标。
1、2001年:荣获全国和省级文化先进县称号的县(区)应达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
2、2003年: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五市和杨凌示范区90%应达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90%的乡镇要有电影放映队;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五地市70%应达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70%的乡镇要有电影放映队。
3、2005年:除个别国定贫困县外,基本上都应达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特别贫困、偏远的乡、村也应随着经济的发展,采取“送电影下乡”等方式积极予以解决。
4、逐步改善农民看电影的条件,努力实现农村电影放映的“三个过渡”,即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市、县区,乡镇可以改造现代影院或建立大篷车流动影院,实现由露天放映向室内放映过渡、收费向买票过渡、16毫米向35毫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