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市级财力来源,对不同性质部门(单位)进行分类分档,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定额标准。
(三)实行"二上二下"的编报程序。即由部门(单位)按照统一的定员定额标准和行政任务、事业发展规划编制预算建议数报送市财政局(一上);市财政局审核部门预算建议数后下达预算控制数(一下);部门(单位)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
本部门(单位)预算报送市财政局(二上);市财政局根据人代会批准的市级财政预算批复部门预算(二下)。
(四)按照预算科目细化预算编制项目,对收入、支出编制到类、款、项,部分项目编制到目、节。
五、编制内容和要求
(一)收支预算从基层编起
1.各部门(单位)收支预算从基层编起,层层审核、汇总编制。
2.各部门(单位)按要求负责组织本部门(单位)收支预算的编制工作,在审核、分析基层会计单位收支预算的基础上编制本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
(二)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
1.收入预算,包括上年结转、财政一般预算拨款、预算外收入、政府专项基(资)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债务收入及其他各项收入。
2.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可靠,不得少报、漏报、虚报。预算外收入及其他收入(含经营收入),分收入项目测算填报;财政预算内拨款结合本单位工作计划和预算外资金可"抵顶"收入情况编报。
(三)部门(单位)支出预算按零基预算要求编制
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债务支出、事业单位经营支出、其他支出等。其中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一般公用支出等;项目支出包括专项性公用支出、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其他项目支出等。支出预算按照零基预算要求编制。
1.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的编制。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费、社会保险缴费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抚恤金、救济费、医疗费、生活补贴、提租补贴、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助学金等。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按编内实有人数和国家、省、市规定的标准及财政部门制定的定额编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