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明确荔新福社区的范围为门诊部周围三个居委会,服务人口为28272人。
2、派出精干的医务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完成了社区诊断工作,明确了社区人口特征,掌握居民的健康需求与需要,确定了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3、辖区2636常住户,常住暂住共10980位居民建立个人及家庭档案,还与保健办、麒麟山疗养院等机构取得联系,争取到老/高干部保健对象的支持,取得他们的体检资料,并输入电脑,方便于调用与更新;
4、摸清了社区慢病和老年人基数,组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非传疾病的病人开展健康教育、体格检查,开始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保健系统管理工作;
5、为与社区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制作了居民优惠卡,持卡居民可以享受优先、优诊和优惠措施,以便建立相对连续的服务关系。
6、妇产科与社区密切配合,开展产前保健工作,专职社区服务人员通过社区诊断、家庭访视、居委会访谈等方式摸清社区内孕产妇的基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产后访视记录,新开孕妇学校进行健康教育。门诊妇产科医生则将产前检查记录直接录入电脑,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失访率,必将提高孕期保健系统管理率。
7、做好了社区的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实施的准备工作;
8、发挥神经内科医生的专业特长,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和健康促进工作;
9、利用现有病床资源,拟向社区居民开设社区病床,方便有需要的人士。
10、调动全门诊医护人员,对慢性病人进行管理,凡到门诊就诊的慢性病人进行登记、追踪管理。
红会医院荔新福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运行,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在医院内设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社区服务的新路子,他们之所以能在较短时期内取得较大进展,主要原因在于领导重视,将医院周围开展社区健康服务工作纳入医院的议事日程,同时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一是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门诊部的关系,实施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相互优势互补。
二是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大型医院的关系。社区健康服务以基层医院为主,全力投入社区人群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使病人的一般问题和慢性病人可以就近获得方便、便宜而具有人情味的服务,需要专科服务时得到全科医生的转诊协助,减少就医的不便和盲目性;三级医院以专科服务为主,将精力集中于疑难问题诊治和高科技研究,二者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必须各司其职。但两者之间不是绝然隔裂的,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通过双向转诊而互相联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作为居民进入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一线接触者,具有“守门人”的角色,相反三级医院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也具有技术支持作用。我市的医疗卫生资源并不丰富,根据《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设置规划》,大型医疗卫生保健机构需要有限度地参与社区健康服务,负责医院周围社区且没有基层医疗机构的地方的社区健康服务工作,可以作为医院直接深入居民社区的窗口,夯实大型医疗机构的社区基础,不但为发展亚专科服务创造条件,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卫生资源重复与浪费。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