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以现有政府WEB版门户网站为蓝本,建设WAP版的政府门户网站,提升公共信息传播效率;二是建立WEB、WAP(互联网和手机)的政务OA系统。通过推广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应用技术,由市、县二级政府逐步延伸到镇、村政府各单位,实现政府公务人员的无纸、无址办公,打造高效政府;三是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实现电子监察系统的镇村级延伸,全面推进“阳光政务”建设工作;四是建设“数字城管”。通过移动定位、视频监控、数据传控技术,实现现场稽查、监督管理;五是推广工商移动执法。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现场工商信息核对、现场办理工商处罚,提高工商行政执法效率和效果;六是建设投资环境展示平台。通过无线城市门户平台和各运营商的信息化体验厅,展示梅州市的投资环境和整体形象;七是拓宽应用领域。由各运营商结合各自优势和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政府机构的行政服务、行政监管、执法辅助等信息化需求,积极推进公务员邮箱、网络学习天地、党员远程教育等的建设。
2.信息兴业。开展“信息兴业”计划,构建产业链协同服务平台,以商务应用、行业应用、企业应用为核心,适应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信息化的大趋势,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互联网与物联网”融合,促进梅州市信息产业发展,促进梅州产业升级转型,推进梅州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进程。
一是提供企业应用服务,如手机终端的MOA、MCRM/ERP/SCM、电子商务平台;二是加快物联网建设,为企业提供智能度表、视频监控、GPS定位等信息服务;三是面向中小企业,建立信息化应用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广动力100业务包、商务领航等信息化应用,促进产业转型、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四是重点面向农业、旅游业,建设“和谐、科技、商贸、产业”为一体的“信息化田园”,以及集“吃、住、行、游”资讯于一体的梅州旅游信息平台,推动梅州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五是深化我市各企业单位的信息化应用,努力通过信息化技术提升我市企业生产效率和效能。
3.数字民生。“数字民生”涵盖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借助“无所不在”的移动3G无线网络覆盖,促进政务信息透明化、政务流程电子化、政民交流互动化、政务管理信息化,加快推进“一站式”政务办公服务,满足各类民生信息服务需求。
一是搭建“客都一卡通”系统,集百姓的水、电、煤气、保险等民生信息发布及相关费用缴纳、身份识别、银行转帐、商品购买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二是建设无线校园和无线教育平台,积极配合省教育厅实施“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结合数字校园的建设,大力推动校园办公系统、基础教育信息平台、在线教育、家校互动等应用,全面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三是发挥各运营商的信息平台作用,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查询手段,通过话务台、手机短信、专业网站等方式,解决劳动力“找工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四是建设医疗信息平台,提供挂号预约、患者随访、远程会诊、电子病历、医患互动服务,建设“数字医院”;五是建设公安警务信息查询系统,实现车主信息查询、短信报警、交通信息查询等信息服务;六是搭建梅州市应急平台,建设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的信息监控与信息发布平台;七是加强各运营商与广电合作,为市民提供数字电视、网络视听、手机电视、电视购物,提供具有本地客家特色如梅州新闻、民生820等手机视频等服务;八是进一步完善“平安梅州”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的监控手段,扩大监控范围,为“平安名城”建设提供“数字警力”。九是提供远程监控,结合物联网的应用,建设无线智能小区,实现业主对社区信息的掌控,发展移动支付、家电智能控制等“一键式”便民生活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