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6. 建设“菜篮子”产品良种繁育中心。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研发、选育和推广一批高产优质种苗、鱼苗、种畜禽新品种,快速提高我省新品种培育和良种良法配套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后5年,依托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项目,建设50个年育苗500万株以上的蔬菜集约化育苗厂,3个草莓脱毒组培繁育种苗厂,10个果树无病毒苗圃,改扩建畜禽原良种场和扩繁场200个,建设10个年产20亿尾水产良种企业。

  三、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7. 加快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推进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提升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今后5年,在“菜篮子”优势产区建设和改造10家产地批发市场,在城市交通枢纽地区改造升级10家批发市场,在大中城市支持50家农贸市场在场地环境、设施设备、质量安全检测、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市场挂牌经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不合格产品退市等制度,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打击各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8. 强化产销衔接功能。把“菜篮子”连锁经营作为培育新型业态、构建现代流通网络的重点,加强产销衔接。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与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重点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直采基地、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和农产品配送中心。发展农业会展经济,举办各类名优“菜篮子”产品推介活动,扩大“菜篮子”产品出口。发挥我省名特优品种多和临近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使我省优势“菜篮子”产品在长三角市场占有率提高20%以上。

  四、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9.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菜篮子”产品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制定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每年引进和制(修)订“菜篮子”产品标准60项左右。选建规模化园地,集成标准化技术,扶持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畜牧业、渔业标准化示范,全面提升果蔬茶、水产、畜禽产业科技水平。今后5年,创建各类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0个,力争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70%。扩大名牌认定和“三品”认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10. 加强检验检测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应急处置机制,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开展对全省“菜篮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对产地周边排污单位环境监管。加快省级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三个检测中心升级改造,推进5个市级区域性检测分中心建设,抓紧16个国家重点县质检站建设并尽快投入使用。今后5年,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篮子”重点产区,新建50个县级质检站,改扩建300个农产品检测站(点)。逐步形成以省、市、县三级检测站为重点,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检测点为基础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