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龄幼虫网幕期调查,以自然村、居民区、厂矿、机关、部队驻地为调查点,公路以道班,铁路以站段,街道以社区为调查单位。每点抽查100-300株树木(片林300株以上),观察树上是否有网幕,计算有网株率和平均每株网幕数。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三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
(2)成虫期调查,用杀光灯、性诱剂引诱成虫,调查确定发生期。
(3)蛹期调查,在老树皮、乱石堆、墙缝等越冬场所,采集越冬蛹100-300个;在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下部围草诱集或从野外采集200-300个老熟幼虫饲养化蛹,调查蛹寄生率和死亡率。
(4)卵期调查,野外采集10块卵,调查每块卵粒数,观察孵化日期和数量,计算孵化率。
(三)建立报告制度。在美国白蛾发生期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新发现美国白蛾疫情时,立即向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核实后在12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各级要及时通报辖区内美国白蛾的发生防控情况。
(四)实行综合防控。要抓住第一、二、三代幼虫危害期“三个时机”、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四个环节”,实行综合防治。1.剪除网幕:在幼虫3龄前网幕期,组织专业队、发动群众利用高枝剪剪除网幕,就地挖沟集中存放,用纱网罩盖,纱网周边用土压实。20天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剪除网幕后,再喷洒无公害药剂。2.杀虫灯诱杀:在村庄四旁、林带及片林内,相隔100米左右,将杀虫灯悬挂树上2-3米处,挂灯处要无高大障碍物,每天晚19:00至次日6:00开灯诱杀,集中处理。
3.绑草把:在树干0.8-1.5m处绑草把,诱集老熟幼虫化蛹。待化蛹结束后解除草把,将蛹捡出,就地集中存放,用纱网罩住,30天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4.涂毒环:菊酯类药剂加废机油和柴油,按照1∶5∶5比例混匀后,在树干1-1.5m高处,用毛刷涂抹10-15cm宽的药环,毒杀上下树的幼虫。
5.释放周氏啮小蜂:选择气温20℃以上的无风天气,在上午10:00至下午17:00,按美国白蛾幼虫和周氏啮小蜂1∶3的比例进行放蜂,每代放1-2次。释放方法:一是直接释放羽化小蜂;二是把寄生的柞蚕蛹放入草把中、挂在树枝、沾粘在树干上。
6.应用多角体病毒防治:使用制剂浓度为1.5×107-3.0×107PIB?ml药液喷雾。
7.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防治: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以45度角打孔,打孔数量一般胸径10cm以下1个孔,胸径每增加5cm增加1个孔。注药量视树干大小而定,平均每厘米注药0.5-1毫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