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宣传表现突出优秀的环卫工人。大力宣传环卫战线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要继续宣传环卫工人“城净我荣、城脏我耻”的敬业精神,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支持环卫工作、尊重环卫工人,人人爱清洁、个个讲卫生的良好风尚。“5.1 ”期间,媒体要推出子栏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再掀高潮 ― 环境美容师”,连续集中对全市先进环卫工人以及坚守工作岗位的环卫工人进行密集报道,营造学习环卫工人精神,尊重环卫工人劳动,自觉维护优美环境的氛围。
(四)宣传各级各部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治污基础设施。宣传省委、省政府“环卫设备下基层”带动引导各地加大环卫设备投入的情况。宣传各地积极筹措资金,增添垃圾桶、清运车等环卫设备,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努力完善制度机制,全面实现垃圾“村集中、乡收集、县处理”的进展情况。宣传我市垃圾回收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以及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积极改善环卫基础设施的情况。各新闻媒体要突出反映新设备清运、转移,提高垃圾收运覆盖率和运输效率。要积极采访环卫工人,报道这些环卫设备投入作业后,极大地提高了环卫作业机械率,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保洁质量。
(五)宣传各地加大城镇街道立面清理和风貌打造力度,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的成效。宣传灾区抓住灾后重建契机,在村镇和村落规划建设中,体现山水田园风光,打造民族地域特色的作法、经验。宣传城郊结合部、偏远乡镇和村庄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工作,加大农村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的力度,让群众享受现代生活,逐步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风貌整治的“全覆盖”。着力宣传雅安市沿河光彩工程和境内国、省道沿线风貌塑造情况。
(六)各新闻单位要继续开设“曝光台”,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要发动广大群众曝光和批评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广大群众共同声讨不文明行为,引导城乡居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积极主动引导群众揭露生活中的陋习,对城乡环境长期得不到改观的地方和缺乏责任心、漠视脏乱差的地方进行曝光,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治理,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生动局面。要开设治理不文明陋习对话栏目,请环卫工人、交通警察、学生、各界人士走进演播厅或会客厅,曝光、介绍各种不文明陋习,讨论治理办法,对不文明陋习进行集中密集宣传报道。要组织记者深入到村庄、车站、码头、学校、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连续报道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要继续开设举报电话、信箱,充分发动群众,对各种不文明行为公开曝光,让群众揭露生活中的陋习,讨论这些陋习的不良影响,发动群众为整治陋习建言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