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自主创新技术在企业两化融合中的先行先试。鼓励企业加大对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的采购力度,并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协调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和预警机制,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基地。支持开发区、产业园、行业龙头企业、第三方骨干服务企业建立一批面向制造业、物流、旅游、商贸等领域的区域型、行业型、综合型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一批信息化支撑环境最优的小企业创业基地。
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平台。结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首都创新资源密集优势,促进科技条件资源的开放共享。支持企业建设各类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充分发挥技术转移中心作用,进一步拓宽技术向产业转化的途径。
四、推进计划
1.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计划
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两化融合评估指标和等级体系,组织第三方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都市工业、基础产业、生物医药、物流、商贸、旅游等一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两化融合促进竞争力提升的评测,针对企业在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咨询和信息化解决方案,引导企业对标典型、理清需求、明确路径和对接服务者,引导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逐年提升。
2.骨干企业“双百双十”促进计划
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都市工业、基础产业、生物医药、物流、商贸、旅游等重点行业,支持百家骨干企业围绕产品创新、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管理及追溯等方面开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升级改造;支持百家骨干企业围绕与经营管理、工业设计、金融服务、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整合所开展的信息化项目,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转型发展效益。
推动十家控股集团公司开展支撑业务重组、资源整合、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重点项目,促进产业链整合与转型发展;推动十家总部型企业开展网络制造、供应链管理、业务协同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在全国及时配置资源和总体管控能力。
3.公共平台和中小企业推广应用计划
重点支持8-10家中小企业行业型及区域型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及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制造、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等行业中小企业及镇村企业开展网站宣传、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管理等各种应用,促进中小企业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4.企业两化融合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