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东北地区:发挥我市对俄地缘、口岸通道和强大服务功能的优势,把我市作为东北地区对俄开放的重要渠道,加大“南联北开”力度,全力引进口岸基础设施、对俄园区、矿产资源和能源、林业、物流项目,推进沿江开放带招商,进而提升对俄经贸合作水平,逐步把我市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俄合作的加工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中心。加强城市功能项目引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参加第二十一届哈洽会、第六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第五届黑龙江冬季国际投资合作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力争多签约项目。
5、境外区域:主攻欧美,通过法国达尔凯公司、美国约翰迪尔公司、艾默生公司等现有企业以商招商,重点运作欧美500强企业在装备制造业、化工医药、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与我市开展产业招商对接,把相关配套产业引进我市,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产业。
(二)搭建招商平台。
1、搭建行业协会、商会平台。与中国企业家论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电行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等15个全国知名行业协会、商会进行联络沟通,掌握产业发展趋势、企业投资需求,与我市招商项目进行高效快捷衔接。今年力争与10个行业协会、商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他们协助我市招商小分队开展活动,推进与行业内企业对接,形成稳定运作体系。
2、搭建友好城市平台。利用现有的江阴、昆山、长春、漳州、荆州等友好城市关系,运作区域内企业与我市进行项目洽谈与合作。邀请友好城市组织相关企业来我市实地考察和交流。与重点区域内已建立联系的城市深入沟通,今年力争缔结友好城市10个。发挥双方各自的资源、地缘优势,开展多领域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协作关系,实现“政府衔接、企业合作”。
(三)拓展招商渠道。
1、小分队招商。以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为单位,每个单位自成小组,主要领导带队,保证三分之一时间和精力用于招商引资。小分队招商人员要带项目、结伙伴、引资金。每名招商人员自带一个项目,没有招商项目的,可从市项目库中选配,也可引进外来项目,每个项目至少有2-3个目标伙伴进行联系和洽谈。小分队招商分三线进行,一线人员采用“定、排、联、引”的办法走出去招商,二线要为一线招商人员提供洽谈项目所需的资源、市场、政策、环境等保障,三线要为落地项目提供全程服务。
2、以商招商。精心挑选20家以上落户我市的外来投资大企业作为我市基地企业,通过他们及时掌握其总部及国内同行业投资信息。扶持他们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在此基础上把上下游相关企业引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深度挖掘现有客商背后的市场网络和客商群体,通过他们引荐其他人来我市投资,实现以商招商的“葡萄串”效应。
3、企业招商。广泛调动各类企业积极性,把他们推向招商引资第一线,使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市国资委、经委、商务局等要发动优势企业去招商,重点引导对全市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有工业企业、商贸企业、民营企业对外招商嫁接,做大企业规模、做强企业实力。发挥我市机械制造、绿色食品、造纸、新材料等产业的凝聚力,通过企业走出去招商,引进配套项目、产业链项目,促进企业集群化,实现“梯度”发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