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0年地方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的通知
(川教函〔2010〕474号)
省内各本科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精神,结合四川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我厅于近期组织了2010年地方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评审确定的拟建项目公示后无异议。经研究,同意成都理工大学等27所高等学校申报的项目为“2010年四川省地方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现予公布(名单附后)。对于前期工作准备尚不够充分或创新点不够突出,此次未能列入省级立项建设项目的,学校可列为校级项目予以立项建设。通过持续探索、不断完善,建成有示范和推广运用价值、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培养模式。
希望各校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校提出的改革要求,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施科教兴川战略,推进四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专家在评审过程中,针对各高校提交的《四川省地方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学校教务部门可向我厅高教处电话查询,电话:028-86117120、86138114,供项目建设中参考。
附件:2010年四川省地方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名单
四川省教育厅
二○一○年八月四日
附件:
2010年四川省地方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名单
(排序不分先后)
序号
| 学校名称
| 负责人
| 实验区名称
|
1
| 成都理工大学
| 倪师军
| 新时期地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
|
2
| 西南石油大学
| 黄志宇
| 油气田应用化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3
| 四川师范大学
| 高林远
|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4
| 西南科技大学
| 董发勤
| 面向区域和建材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5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钟森
| 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6
| 泸州医学院
| 贾红
| 西部地方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7
| 四川音乐学院
| 李开祥
| 交响乐演奏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
8
| 西华大学
| 何建平
| 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区
|
9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何建新
| 大气探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10
| 西华师范大学
| 陈宁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一体化综合改革实验区
|
11
| 四川农业大学
| 曹三杰
|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12
| 成都体育学院
| 高扬
|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13
| 内江师范学院
| 刘毅
| 地方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应用型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14
| 乐山师范学院
| 邱云志
| 非中心城市本科院校“职业发展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15
| 绵阳师范学院
| 徐鹏
| 西部高师文科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16
| 成都学院
| 诸丹
| 创意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17
| 宜宾学院
| 张雪平
| 需求导向工程应用型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18
| 西昌学院
| 曾陈萍
| 民族地区“3+1”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19
| 四川理工学院
| 颜杰
| 地方院校多样化应用型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20
| 四川民族学院
| 郭庆义
|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21
| 攀枝花学院
| 刘立新
| 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执业素质培养创新实验区
|
22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 邹广严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
23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 李志强
| 中德合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24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 韩勇
|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25
|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 马洪奎
| 文化产业振兴背景下广播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26
|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 陈高林
| 应用型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27
| 四川教育学院
| 赵锡奎
| 新形势下农村优质师资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