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半年上海外资银行稳健发展的几点意见
下半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主权债务危机走势尚不明朗,世界经济仍难言走出谷底;国内宏观经济调控面临一系列“两难”甚至“多难”问题。上海外资银行要实现持续稳健发展,需要积极应对多方面的挑战。
下面,我讲五方面的意见,主要是做好“五个把握”。
(一)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科学合理地制定业务发展规划。
第一,控制好信贷投放节奏,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危机以来,外资银行信贷业务呈现“大落大起”。去年初,国务院实施宏观调控新政后,外资银行信贷继续下降,信贷运行态势同中资银行形成鲜明反差,而去年年末到现在,国家收紧信贷规模,外资银行信贷增幅却放大。虽然受到危机传导和客户结构特殊性影响,但总体感觉,外资银行在宏观政策把握上相对滞后,在领会政策意图方面要慢半拍。均衡信贷投放节奏,既是宏观监管的总体要求,更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在需要,因此,各外资银行应科学合理制定业务发展规划,完善业务结构,均衡发展节奏,确保各项业务平稳可持续。
第二,严格执行贷款新规,完善贷款管理水平。上半年,各外资银行按照贷款新规精神,修订了内部制度,调整了组织架构,优化了内部流程,升级改进了信息系统,执行贷款新规初见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各外资银行执行力度和主动性方面还需要提高。一是贷款新规执行情况在各行间差异较大;二是部分银行自主支付比例过高;三是主动宣传力度仍需加强。各行要充分发挥母行在贷款管理上的先进经验,抓住贷款新规实施的契机,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流程。同时,加大主动宣传引导力度,争取客户的支持配合。下半年我局将进一步加大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力度,重点检查“三个一致”执行情况,即标准一致、步调一致、惩处一致,严格查处违规或“擦边球”行为。
第三,合理信贷投放结构,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外资银行要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等“三类”行业项目的授信。通过差别化的风险定价、经济资本占用系数、提取专项拨备等内部激励和风险管理工具,有效抑制对“三类”行业的贷款。要与地方有关部门密切联系沟通,加强信息共享,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节能减排、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大对消费、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行业、节能减排行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第四,审慎对待信贷资产转让。要审慎接手其他银行退出或不获批准的信贷项目,要严格执行银监会《
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禁止信贷资产的非真实转移,禁止信贷资产转让时安排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件。各外资银行应充分评估信贷资产买入意向,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严防信贷资产买卖引发的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