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 验 收 内 容 及 要 求
| 评分
|
1、原始地质编录资料质量(25分)
| (1)槽、井、坑、钻探工程布置和施工质量、地质点、路线、剖面选择和控制程度达到地质目的。10分
|
|
(2)野外记录、现场编录资料齐全完整、准确,并与实际吻合;各种图件(素描图、剖面图、柱状图、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等)内容齐全、表达准确合理,并与记录相符、与实验吻合。5分
|
|
(3)样品采集齐全,有代表性,采样方法和规格、样品重量符合相关要求;采样编录完整、准确无误;样品保管完好,注记清晰、无误无漏。5分
|
|
(4)对现场编录资料、样品分析测试成果及时进行整理,并及时提交有关原始资料;检、抽查及问题处理及时,记录完整、客观。5分
|
|
2、物化探测量原始资料质量(10分)
| (1)工作布置合理,经实验后提出的方法合理有效,达到地质目的。3分
|
|
(2)样品/数据采集方法技术、数量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样品加工/数据处理方法技术和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4分
|
|
(3)原始记录/编录资料齐全完整、客观真实;质量检查及问题处理及时有效,质量检查记录完整真实。3分
|
|
3、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0分)
| (1)完成勘查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量。3分
|
|
(2)完成项目总体目标任务。3分
|
|
(3)达成项目预期成果。4分
|
|
4、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合理性(10分)
| (1)与勘查实施方案相符合。2分
|
|
(2)采用的技术方法、手段及各种方法、手段的配合合理、有效。2分
|
|
(3)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合理,能达到预期地质目的。2分
|
|
(4)工作部署、工程布置满足任务目标的要求。4分
|
|
5、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质量(25分)
| (1)依据相关标准对岩、矿石实物标本进行系统分类、描述、整理;对样品分析测试成果进行校核、检查、分类整理;根据鉴定、测试成果及时校正有关原始编录和综合图表;及时分析利用鉴定、测试成果。5分
|
|
(2)各类综合图件、表格编制及时,内容齐全完善,与原始资料吻合。5分
|
|
(3)综合研究内容、方法、程度及成果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5分
|
|
(4)基础数据的精度符合相关标准;储量(资源量)计算正确。5分
|
|
(5)GIS信息资料录入完整、可用。5分
|
|
6、质量体系、工作质量(8分)
| (1)项目实施单位建立了质量体系,并运行有效。2分
|
|
(2)针对本项目建立了质量保障措施,并施行有效。2分
|
|
(3)各项工作实际质量好。4分
|
|
7、工作总结情况(12分)
| (1)全面、系统地对工作量及工程施工质量、成果进行总结。3分
|
|
(2)全面、系统地对工作部署、工程布置、技术路线进行总结。3分
|
|
(3)全面、系统地对总体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预期成果达成情况进行总结。3分
|
|
(4)全面、系统地对区域、矿区地质矿产特征进行总结。3分
|
|
合 计
|
|
参加计分单项标准分之和
| | 最后得分
|
|
工作质量等级评分标准
| 优秀100~90分 良好89~75分
合格74~60分 不合格59~0分
| 工作质量等级
|
|
自查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