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安排的意见

  编制完成《太原市突发公共事件物资保障应急预案》。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优化储备布局方式,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生产、征用及紧急配送机制和市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制定实物储备规划和标准,合理确定储备品种规模,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补充更新。市发改委要会同市经信委、市商务局研究制定全市应急物资储备总体规划,建立协调机制,制定相关措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全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着重加强应急指挥车辆配备和应急通信联络条件改善。装备海事卫星电话,依托移动、联通网络服务,运用公安区域网络,确保应急联络指挥、预警信息畅通。按照就近、安全、通达原则,加强应急避险避难场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功能,提高社会化避险救灾能力。继续加快推进市级应急指挥平台和网络化建设,搞好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在公安、防汛、人防等专业指挥体系基础上,通过上下连接、左右互通,形成统一的政府应急综合平台,有效发挥应急平台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总结评估功能,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五、加强应急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对事故风险隐患进行普查登记、安全评估、统计汇总,全面准确掌握风险隐患和应急资源种类、数量和状况,加强动态监管。加强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作用,配合政府做好防范处置工作。各级应急机构要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落实应急管理政策法规,积极协调各方有效开展工作。公安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加强交通、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恐怖事件先期预警能力。煤炭、安监部门要强化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深化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重点行业专项治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建设部门要深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对建筑事故多发易发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加强监督。农业、水务和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中短期天气预报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加强抗旱、防火、防汛、防雪、防雷等工作。卫生部门要加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口足疫等重大疫情防控力度,确保公共卫生安全。食药监管部门要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杜绝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国土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预测,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各县(市、区)、有关部门特别是信访部门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依法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