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顺应体育产业加速发展态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浙江特色和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形成与国际接轨、管理规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服务贸易较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数达40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提高;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以上。
二、发展体育产业的重点任务
(一)大力拓展运动休闲业。积极整合我省体育资源和山水自然资源,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以创建运动休闲基地带动产业集群化,建立和完善商务运动休闲、徒步山水游、极限户外运动、海钓海滩运动、游艇(帆船、帆板)、汽车(摩托车)运动、水上漂流、马术运动等八大运动休闲产业集群。
(二)优先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业。广泛宣传,培养群众科学的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同时,加大投入,鼓励和扶持全民健身领域中的各类经营服务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健身服务业,促进健身娱乐、体育培训等健身服务业的发展。整合体育资源,做大做强电子体育竞技、体育广告、体育经纪与代理、体育传媒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一批省级品牌和连锁企业,带动全省体育服务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重点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加快推进我省体育职业化的步伐,建立健全各类职业、半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省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全面发展;以市场潜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体育项目职业化为突破口,培育和发展我省体育竞赛市场,使体育竞赛表演业逐步成为产业发展重点;依托“长三角”经济圈和杭州湾都市圈的有利条件,借助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的大型体育设施,积极举办、承办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的体育赛事,逐步形成“一地一品”的特色赛事基地。大力开发体育文化衍生产品和体育赛事无形资产。
(四)做大做强体育产品制造业。继续加大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在全省打造若干个富有特色的先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形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产业集聚区。大力培育引进体育健身设备制造企业,研发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体育用品制造专用设备。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努力塑造体育用品品牌,打造名品、精品和拳头产品,提高我省体育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一批运动服装、健身器材品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