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构建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加快构建以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为支撑,以乡镇、村日用消费品和县域家电、汽车、摩托车销售服务网点(中心)为基础的现代流通网络,整合多方市场网络资源,增强综合服务功能,鼓励农家店在文化娱乐、科教、邮电通信、便民服务等方面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开展农副产品收购,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网多用”,真正把农家店办成农村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到2012年,累计建设改造农家店1800个,覆盖全市100%的乡镇和行政村。(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粮食局、市工商局、眉山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烟草公司、市邮政局、中国移动眉山分公司、中国电信眉山分公司)
(六)打造县城商业中心。建设以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为核心的县城商业中心,优化县城商业中心业态结构,提升服饰、家电、家具、建材、汽车等商品消费服务水平,扩大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消费领域,形成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需求的新型商圈,繁荣市场,带动县域商贸服务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建设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
(七)积极推进乡镇商贸服务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中心乡镇为重点,大力推进和完善乡镇商业设施建设,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改造提升传统集贸市场,建设乡镇“微型”商圈。到2012年,全市建设改造50个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建设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
(八)壮大乡村旅游市场。全面开展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分析,开展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到2012年新发展农家乐200家,争创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12个,创建3个主题鲜明、功能配套的乡村旅游示范区。(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九)加强名优土特产品营销。抓住成渝经济区规划建设和成眉农业区域合作的契机,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承接合作区域内的农业产业转移,采取经贸洽谈合作、农超对接会、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等方式,加快农产品流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业主投资农业开发,到2010年新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户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招商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十)改造提升农贸市场。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据《四川省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治理标准》(试行),推动全省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农贸市场,完善功能、配套设施、优化环境、规范管理,满足消费需求,保障消费安全。到2012年,在全市建设和改造100个标准化农贸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环保局、市工商局、眉山质监局)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