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电子信息。按照“以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大发展”的思路,壮大光电子、电声器件、节能节电设备、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优势产业,尽快突破集成电路、新型电源、RFID(无线射频识别)、应用电子等潜力产业,逐步掌握发展主动权,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重点建设一批大基地(园区),引进一批大项目,培育一批大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山东(潍坊)光电子产业基地、山东(潍坊)电声器件产业园、山东(高密)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潍坊软件园、山东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潍坊)、山东(坊子)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山东(高密)星和电子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的孵化能力和特色服务功能,创造良好的产业聚集环境。依托歌尔声学、中微光电子、浪潮华光、孚日光伏、宇骏新能源、共达电声、惠影科技、英华电子等企业,抓好在建和新建的歌尔光电LED电视背光模组产业化,浪潮华光半导体照明用外延片、管芯、器件与应用产品等十大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完整的半导体照明、电声器件产业链条;依托电声器件、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发挥歌尔声学MEMS、英特科技RFID、欧龙电子SOC等项目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芯片、传感器、读写器具、系统集成、网络服务为主的物联网产业链建设。到2012年,建成光电子、电声器件、节能节电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八)食品加工。充分利用我市独特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发挥其品质好、品种多、无公害等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食品加工业向“产品结构多元化、品种档次高级化、产业形式基地化、生产技术高新化、企业规模大型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发展蔬菜、畜禽、粮油、调味品、水产品、乳制品等深加工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依托诸城外贸、得利斯、惠发、新昌集团、富氏生物科技、安丘外贸、乐港食品、泰华食品等龙头企业,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构筑能够充分发挥我市食品资源优势的多样化食品加工体系,培育特色食品加工业,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
四、政策保障
(一)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对八大产业链(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凡是投资进度和发展规模达到市里要求的,对当年实际上缴税收地方留成增长超过所在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的企业,其上缴税收地方留成比上年增长部分,按其高出所在县市区地方财政增幅的比例,由同级财政奖励补助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