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医药产业。依托骨干企业和研究机构,大力促进新医药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医药产品,使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的化学原料药、中药生产基地。到2015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
1.化学药品。充分发挥我市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医药中间体,加快发展新型高附加值原料药,加快终端产品新型制剂的开发,重点开发生物制药、心血管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半合成药物等领域产品。依托富康制药、鲁安药业、盛泰药业、天力药业等大型原料药生产企业,发展高附加值的化学原料药新产品,进一步强化现有优势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富康制药以一类、三类新药为研究方向,开发代谢系统(治疗糖尿病)、精神系统用药,力争建成国内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精神系统三大领域重点原料药生产基地。鲁安药业利用扑热息痛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优势,开发扑热息痛系列制剂,建成国内最大的扑热息痛系列产品生产基地。盛泰药业、天力药业重点发展葡萄糖,山梨醇、甘露醇、羟乙基淀粉系列产品,带动葡萄糖和淀粉深加工产品开发,建成国内最大的葡萄糖产品生产基地。潍坊制药厂重点发展心血管类药物,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形成以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为主的ACEI系列产品链,建设国内降压药生产基地。
2.中药。加快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中药产业,积极发展高效、速效、长效和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及使用方便的新剂型。以沃华科技为依托,利用现代医药学理论和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中成药剂型和成方,加强中药提取、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心可舒、脑血疏等心脑血管用药速效剂型的开发,将沃华医药打造成年产心可舒片20亿片、心可舒滴丸20亿粒、中药饮片及颗粒剂3000吨生产能力的中成药现代化生产基地。积极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建立完善中药质量标准和炮制规范,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中药饮片加工水平,促进中药饮片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加快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喷雾干燥、大孔树脂吸附等新工艺的推广与应用,提高中药提取物的生产技术水平。
3.生物制药。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农药、兽药等领域产品,促进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式发展。生物医药以潍坊生物科技园和潍坊3V、潍坊康华、天达药业、康地恩生物酶等企业为龙头,在巩固现有诊断试剂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突出治疗性药物的开发,逐步向生物芯片、单克隆抗体等高科技领域发展,力争将我市建成全国生物诊断试剂生产基地,并在治疗性药物生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农药以润丰化工、中农联合化工、神星药业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开发生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等绿色生物农药,支持高效、经济、安全农药的产业化发展。兽药依托信得药业、华辰生物、诺达药业等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产学研联合,大力研发绿色、环保、无残留兽药新产品和动物疫病诊疗特效兽药产品,同时生产生物利用率高、靶向性强的中兽药新产品、新制剂。依托我市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得利斯、富康制药等企业为主,重点研究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的海洋保健品,大力发展医药中间体和海洋药物,逐步研发生产农用海洋生物制品、医用新材料、特种海洋生物酶等产品,尽快形成规模化生产。
4.医疗器械及制药机械。重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高效、节能自动化电子医疗诊断设备和药物制剂设备,优化现有箱类产品结构,加快机电一体化进程,提高操作控制水平,积极开发生产生物技术和医用高分子新材料,加快发展一次性医疗器械,形成规模较大的医疗器械和制药机械生产基地。以精鹰医疗器械、蓝帆新材料等公司为主,进一步优化箱类产品结构,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医药制水设备、药物制剂设备和一次性医用PVC手套等产品。以康利莱、华星、博特等企业为依托,进一步扩大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液器等产品规模,重点开发医用高分子新材料,发展心脏支架、人造皮肤等新型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到2015年,力争形成年产一次性输液器20亿套、注射器30亿支、心脏支架1.5万只、骨科医疗器械4000套、人造皮肤20万平方厘米的生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