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装备。积极发展低碳产品加工制造、静脉产业科技开发技术。加快推广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技术,着力提高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技术水平,积极引导资源循环利用。鼓励相关企业利用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产学研联合等各种形式加快对各种固体废弃物利用、废旧家电资源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贮运处理、工业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清洁生产工艺及“零排放”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的开发研究,力争尽快形成产业化。
(七)海洋装备产业。依托现有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海洋装备产品,努力提高我市海洋工程、船舶、临港机械等产业的整体水平和配套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蓝色经济规模。到2015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
1.海洋工程装备。以荣利中石油、墨龙机械、巨能特钢、豪迈机械等企业为骨干,大力发展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输油管道、长距离输油管道空气压缩机等产品,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能力,扩大海洋工程配套产品生产。同时,围绕填海围岛及航道疏浚、跨海桥梁及海底隧道等工程建设,研发生产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路面机械、大型起重机、塔机、水泥搅拌车、挖泥船、工程勘探测量船等产品及其配套零部件。
2.船舶制造及配套。以潍坊森达美港修造船基地、寿光船舶基地和潍柴重机、诸城优尼特、潍坊瑞智游艇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在稳定发展渔船、渔政船、游艇等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环保、经济、专业型内河船舶,大力研发大型散货船、新型游艇、豪华游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加快发展船用配套产品,重点发展钢结构件、舱口盖、船用滤器、功能模块、柴油机、吊机、加热器、热交换器等产品,提升产品档次;特别是要自主研发一批市场容量大的船用锅炉、风机、阀门、配电板、电子仪表、电缆、卷板机等船用配套和装备产品;加强与国内外船用设备制造公司的合作,引进消化一批船用关键配套产品,重点推动船用辅机、推进器、发电机、主机遥控、齿轮箱、通信导航设备等产品开发。
3.临港机械。围绕羊口、下营、森达美港等港口的建设,依托山工机械、青州起重机厂等企业,大力发展轮式门式起重机、轨道式门式起重机、港口门座起重机等产品;依托福田雷沃国际重工等企业,大力发展卸车机、搬运设备、抓斗等产品。
(八)半导体照明。加快完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支持发展LED、LD外延片和各类LED、LD芯片制作及器件封装,支持下游大功率LED照明灯具制造和LED背光源生产,延伸上中下游产业链。到2015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
1.外延材料生长。积极采用蓝宝石、SiC、GaN衬底,生长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外延片,突破高亮度LED外延片规模化生产技术。以浪潮瑞森、中微光电子等企业为龙头,装备MOCVD及相应生产设备,建成国内技术领先的LED外延片生产基地。
2.芯片制备。依托浪潮华光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完善现有高亮度LED生产线,着力解决蓝光芯片垂直结构等关键技术,加快发展高亮度、大功率、大尺寸、低光衰、高抗静电LED芯片。
3.器件封装。依托歌尔光电、中微光电子、魏仕照明、英华电子等骨干企业,突破大功率LED管芯制造及封装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技术。以中微光电子、华光新能等企业为依托,重点解决低热阻功率型LED封装技术,引导企业进一步扩大芯片封装产业规模,发展大功率发光器件封装产业集群。
4.产品集成应用。依托歌尔光电、中微光电子、浪潮趋势照明、金源勤上光电等重点企业,加大对大功率照明产品使用寿命、光衰、散热等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的应用研究,重点发展高亮度道路照明灯具,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精密度的新型节能艺术灯具,车用LED专用照明及LED显示屏等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