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一)提高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要把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纳入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充分考虑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和促进创新的良性发展机制。要提高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水平,严格各类涉及知识产权事务的合同管理,切实维护自有知识产权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应及时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确认著作权归属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依法取得知识产权。
(二)实施精品名牌和驰名商标战略。大力支持有市场潜力的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名牌。以支柱产业、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商标注册为重点,加强对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服务、保护和管理,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注册商标,提高注册商标的数量和质量。要切实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引导有泰安特色的农产品以地理标志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企业资产重组、兼并收购或开展合资合作时,要切实加强传统商标的保护,确保传统商标得以传承和发展。
(三)切实加强版权保护和管理。要进一步完善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规范图书、音像、出版、影视、计算机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等行业经营活动,积极推进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软件正版化,依法对已经登记的软件予以保护。大力发展新闻传媒业、广播电视业、广告业、影视制作业、音像制品业、计算机软件业等核心版权产业,鼓励发展关联版权产业。
四、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一)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以市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为基础,充分利用“七国两组织”资源,依托国家、省知识产权局网络,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功能,建立重点领域、支柱产业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为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快捷、便利的服务。加快国家专利技术(泰山)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步伐,打造知识产权贸易、转让和产业化平台。
(二)培育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合伙制、有限责任制等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咨询代理、许可贸易、信息服务、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培养知识产权代理人才。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以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增强社会公信度,积极向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指导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执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