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通信技术及产品。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新一代互联网,开发光传输设备、接入设备、核心网及配套设备、业务运营支撑管理及增值业务系统,重点发展支持多业务、多速率接口、多技术融合的新型光传输设备和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二)新材料产业
1.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无碱玻璃纤维生产和复合拉丝技术,开发高模量玻璃纤维、风力发电叶片用玻璃纤维及织物、节能环保型ECR玻璃纤维、LFT用玻璃纤维、电子级玻璃纤维及玻璃钢管道、门窗、风力发电叶片、汽车配件等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品,打造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
2.高分子材料。应用新型高分子合成、改性与加工技术,开发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低成本化工程塑料等新型材料,重点发展新型成纤聚合物及新型纤维材料、全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等高分子材料。
3.精细化学品。应用精细合成、精细加工和新催化技术,重点发展纤维素及制品、新型农药及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新型橡塑助剂等系列产品,研究开发水处理化学品、生物化学品以及氟里昂替代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
4.特种金属材料制品。应用高效、节能、环保金属冶炼技术和短流程、高效、清洁的金属材料加工成型技术,开发高强度、高韧性、高导性、耐腐蚀、高抗磨、耐高温的钢铁、铝镁合金及冷弯型钢系列产品。
(三)新能源产业
1.太阳能利用。利用高效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及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发太阳能中高温集热真空管、大型太阳能高效集热装置、太阳能中高温成套设备、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综合利用装置;围绕光伏发电产业,开发太阳能光伏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光伏电池板等产品,开发引进高效、低成本、低污染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光伏发电技术及设备。
2.生物质能利用。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研发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及装置、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技术设备及高效燃烧、生物质气化和液化、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等技术与装置。
3.风能、地热能利用。利用风力发电机组和分布式风电技术,研究开发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产品;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满足环保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相关地热产品以及矿井井下降温除湿、井口防冻等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产品。
4.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产品。依托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观光车系列产品;引进开发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