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甘肃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要点的通知


  (四)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整顿。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全面清查食品经营主体资格,严肃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食品行为。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行为。逐步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完善索证索票和进货销货台账制度。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加大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着力解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切实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五)加强餐饮服务环节整顿。重点加强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食堂和家庭式小饭桌、农家乐、旅游景区等餐饮服务单位整顿,加大高风险食品和餐具饮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监督力度,建立和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量化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防控,有效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六)加强保健食品整顿。严格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制度,重点打击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行为。严肃查处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的违法宣传和销售活动。严格保健食品广告审批,整治普通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和保健食品夸大宣传功能的行为。

  (七)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覆盖各市州及县市区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监测网络,开展食源性疾病、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为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评估平台提供科学依据。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源共享机制,规范检验评价机制和食源性疾病报告机制,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水平。

  (八)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依据企业守法和诚信情况,调整执法检查和监管重点,实施分类监管。

  (九)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按照“抓整治、严监管、促规范、建示范”原则,积极开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活动,通过建立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社区、示范超市等形式,在全省树立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典型。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把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经费投入,统筹调配力量,依法加强治理整顿。各地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整顿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措施、目标、时限和责任,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