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暴雨洪水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

  二、扎实做好防御暴雨洪水和地质灾害的各项工作

  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不可掉以轻心,容不得丝毫松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的意识,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各项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各项防范措施,切实把防御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的工作做细做实,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一)切实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监测预报预警是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级防汛指挥部和水文、气象、国土资源等部门要高度重视汛期气象预报和汛情监测预警工作,着力加强局部性、突发性灾害天气的监测预报,准确分析暴雨洪水影响时间、程度和范围,提前发布预警信息,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提早做好应对工作。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会同气象、防汛、国土资源部门,建立防御暴雨洪水地质灾害联动机制,把预警信息特别是短时局地暴雨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以便基层及时组织撤离避险。

  (二)切实做好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毁灭性,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重点针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城镇、乡村等人员聚集区,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沿线地区和重大工程项目施工区,在专业技术队伍的指导帮助下,依靠基层政府组织,发动群众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一登记造册,纳入群防群测体系,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防范和治理措施,公开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切实落实工作责任。要强化临灾避险和应急处置工作,制订落实人员撤离转移预案,明确转移路线、安置地点,一旦出现地质灾害险情,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并对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防止群众再次进入,坚决避免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地质灾害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要采取贴近实际、简便易学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等地质灾害防御知识,提高群众的临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切实做好秋汛防御工作。目前虽已进入秋季,但全省尚处在主汛期,江河仍有发生洪水的可能。汉江和渭河流域历史上曾多次出现“秋淋”天气,造成严重洪涝灾害。1983年汉江洪水、2003年渭河洪水、2005年汉江和渭河洪水都发生在秋季,均造成严重损失。今年7月份以来,我省大部地区连降暴雨,江河水位较高,土壤含水饱和,一旦再遇强降雨过程,极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和地质灾害。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秋汛防御工作,尤其是陕南、渭北等前期受灾地区,要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抓紧水毁工程修复,加强受损水库、病险水库、水电站、险工险段巡查排险,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和抢险设备,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度过秋汛。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