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市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到2020年,苏州市内河航道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级航道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两纵八横”的高等级干线航道网全面建成,配套同步建设水上综合服务区,干线航道网密度与苏州市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地位和通道地位相适应,航道设施适度超前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与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现代化内河航运格局。苏州港将建设成为长三角综合运输体系中影响较大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进而充分拓展苏州经济腹地,强化沿河城镇现代化定位,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结构,形成沿河经济和内河航运互为依存、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总体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航道高等级化与生态化建设。到2012年,航道、船闸建设计划投入资金约30亿元。重点建设京杭运河苏州段、杨林塘等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建成沿江口门张家港复线船闸、杨林塘船闸等项目。同时以省干线航道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申张线、苏申外港线、长湖申线、苏申内港线等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的升级改造。结合市域干线航道网建设,合理布局内河港口,并尽可能采用挖入式港池形式建设内河码头,以提高航道通航能力。同时,通过实施《苏州市干线航道网规划》,加快沿江港口疏港航道建设,并为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创造有利条件。在各县级市(区)主城区周边建成1~2个水上综合服务区,全面提升境内航道的网络化程度和综合配套服务功能。积极引入节约环保理念,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结合生态护坡技术,构筑生态航道;做好土方调配设计,实现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目标;注重城镇航段桥梁的外立面设计,实现与周边景观协调、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态化航道建设。统筹兼顾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发挥航道建设的综合效益。

  (二)加强港口集约化与现代化建设。以《苏州港总体规划》为依据,沿江港口走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加快推进沿江“一港三区、十一个作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港口资源,强化服务,全面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实现港口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转变。加强岸线资源整合利用,完善港口集疏运条件,大幅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加大码头泊位建设力度,以太仓港区为建设重点,加快太仓港区四期工程等项目的建设。以《苏州内河港总体规划》为依据,内河港口走等级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拓展港口功能,发挥内河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发挥内河港口在区域外贸、内贸集装箱喂给港作用,发挥内河港口及物流区建设对航道发展的积极推进作用。继续开展港口节能减排示范活动,推进港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建立节能减排工作信息交流机制,推动老港区和老码头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工作,推进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现代化改造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强船舶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船舶废弃物接收、船舶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化学危险品船舶洗舱污水处理工程。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