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整合和优化全省地理标志资源。地理标志特别是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数量以年2%的速度增长,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进入全国前10位。
--软件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自主知识产权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量稳步增长,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标准。建立和完善将自主知识产权融入技术标准的机制,鼓励湖北企业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标准制定。
三、战略重点
(一)重要区域知识产权战略。
12.突出知识产权在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城市圈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推进器。善于运用知识产权丰富资源,重视技术关联和技术互补,改造和提升钢铁、汽车和石化等传统工业,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格局;加强知识产权政策引导与支持,提高环保、新能源等新产业的投资比例,把武汉城市圈建成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城市圈。
13.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实现鄂西优势资源的权利化和产业化,实现知识产权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切实做好相关领域的抢救和基础性保护工作,加强传统知识的利用与开发。重视生物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和地理标志的保存、保护和利用工作。重视发挥湖北楚文化、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湖北特色的文化品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激活和支撑鄂西地区生态、文化和民俗资源优势,以推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4.大力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使之成为支撑该区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着力支持沿江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工作,提高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东引西联”、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加快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构建知识产权担保和融资渠道,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大通道。
15.大力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和推动作用,着力进行东湖高新区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重点战略性产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提升试点,并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协作机制试点。根据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依托在鄂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着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动园区自主知识产权总量快速提升,进入全国高新区领先行列。力争用5-10年时间,将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内顶级、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示范区。
(二)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战略。
16.高新技术领域。支持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并采取资本运营、资产重组等方式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我省科教、产业和资源优势,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逐步构建生物产业的知识产权优势,形成知识产权密集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