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暑、防汛工作中,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立“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的思想,根据暑期和汛期特点,制定应对各类险情和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应急预案体系,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细,抓好隐患治理、险情预报和抢险救灾三个主要环节,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增强防御局部性、突发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能力,切实做好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置各项工作。要按照“建重于防、防重于抢”的原则,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救灾所需,抓好防暑、防汛物资、机械和车辆的储备工作,加强公路抢险、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应急队伍建设,组建暑期、汛期应急抢险队伍,按照省厅《关于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的通知》要求及时开展演练活动,随时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确保灾情发生时,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抢得住、救得了。
四、关心职工生产生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和高温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行业和单位实际,研究制定防暑工作方案和措施,并抓紧部署和落实。针对高温天气下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易燃易爆、高温高压作业岗位,以及高空、露天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和防护工作,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一时无法整改的要加强防范和监控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各建设业主单位要督促各建设项目做好防暑工作,特别是高温作业场所,通过隔热、散热设备通风和自然通风等办法,尽量降低环境温度。在确保完成正常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产班次和劳动时间,禁止延长高温环境条件下作业工种的工时,对露天作业的工人,可采取早出工、晚收工的办法,尽可能避开中午高温时段。要保证供应清凉饮料,设法解决遮阴歇凉问题,防止中暑等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道路、水路运输管理部门要严格营运车船的安全资质审查,督促运输单位加强运输车船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确保运输车船的技术状况良好,防止高温引起油路回火、电路老化起火等故障导致恶性事故发生。要督促客运站点配齐和增加空调、电扇、遮阳篷(帘)等降温设备,做好旅客停留及旅途中的防暑降温工作,为职工、旅客提供清凉的工作和乘候环境。要科学组织运力,合理调整运输作业计划,保证驾乘人员的休息时间,严防疲劳驾驶,有条件的要提供降温物品和药品,保证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要在暑期期间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合理安排养护人员上路养护作业时间,防止从业人员发生中暑现象。
五、加强应急值守,保证信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