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考核内容
| 标 准 要 求
| 标准分
| 实得分
|
1
| 组织领导
(7分)
| 县(区)、乡镇成立长效管理领导小组,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 7
|
|
2
| 宣传教育
规章制度
(10分)
| 县(区)、乡镇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栏、宣传牌等形式,宣传河道管理法律法规和办法,宣传保护河道的重要意义,增强公民爱河护河意识
| 3
|
|
县(区)出台河道长效管理办法
| 3
|
|
县(区)出台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办法
| 2
|
|
乡镇出台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办法
| 2
|
|
3
| 队伍建设
(20分)
| 县(区)有河道管理机构(部门)
| 3
|
|
乡镇有河道管理组织
| 3
|
|
村有河道管理专业队伍和河道管理员职责
| 11
|
|
村与河道管理员签订责任状或承包协议
| 3
|
|
4
| 经费落实
(20分)
| 县(区)管理经费落实,并经考核后下拨
| 10
|
|
乡镇管理经费按一定比例配套,并落实到位
| 7
|
|
村落实管理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
| 3
|
|
5
| 台帐资料
(5分)
| 对有关河道长效管理的组织领导、宣传教育、规章制度、队伍建设、河道责任分段、经费安排等内容形成资料。对检查考核等动态活动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台帐且资料齐全,记录全面详细
| 5
|
|
6
| 检查考核
(7分)
| 全年县(区)检查不少于2次,乡镇检查不少于4次,村自查不少于6次,并做好详细记录
| 7
|
|
7
| 管理效果
(24分)
| 河面清洁,河中心无水花生、水葫芦和其他阻水障碍、漂浮物
| 15
|
|
河水洁净,无工业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畜禽粪便排入河内
| 3
|
|
河坡整齐清洁,无生活生产垃圾、建筑垃圾及其它杂物堆放
| 3
|
|
河道畅通,无乱占河面、河岸现象,无乱挖、乱填河道现象
| 3
|
|
8
| 群众满意度
(7分)
| 现场访问或问卷调查,当地群众对河道长效管理效果的满意程度
| 7
|
|
合 计
|
|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