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优化政务公开载体
(十七)拓展政府网站功能。继续抓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从办事、公开、互动三个层面增加公开内容,拓展服务范围,方便群众使用。规范完善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后台管理系统和网站服务系统,方便群众网上查询。推进政府网站群体系建设,规范完善信息采集、审核、报送、发布制度。做好全市政府网站绩效和安全评估工作。(市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负责)
(十八)提升新闻发布时效。针对媒体关注的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对外开放、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以及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情况,主动设置议程,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搞好舆论监督。完善网上新闻发布厅设置,实现各级新闻发言人名单及联系方式上网。(市政府新闻办负责)
(十九)深化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全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推进行政审批、办事制度、服务类型和模式、场地设施标准化建设,满足全面实施“两集中、两到位”和现场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事项的需要。以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网站群为运行平台,推进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整合土地拍卖、国有资产交易等原分散在各部门的交易项目,建设公共资源统一交易平台。继续完善电子监控系统,实现行政审批权力事项网上公开、网上办理和网上监督。完善投资项目、建设项目、市场准入项目并联审批运行机制,实现并联审批软件与行政审批软件对接。完善并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追究问责制等制度,建立健全管理、监督、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运行机制,扩大进驻办理事项的范围并充分授权。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年底前全部建成。(市政府办公室、发改委、监察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国资委、工商局、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等负责)
(二十)完善“阳光政务”热线。继续办好“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组织政府部门(行业)上线与群众交流,接受咨询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各级政府及部门的主要领导带头上线,将市级部门(行业)、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带队上线和处理群众反映问题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做好听众反映问题的跟踪督办,对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汇总分析,责成相关部门限时整改。(市监察局负责)
(二十一)突出政府公报特色。集中、准确、系统刊发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尽量刊发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基层迫切需要的文件和法规,优先刊发涉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稿件,适时刊登对基层指导性强的部门文件。改进发行方式,扩大发行数量,拓展赠阅范围,办好政府公报电子网络版,覆盖更为广泛的社会公众。依托报刊、电台、电视等平台公开政府信息,注重发挥图书馆、档案馆等载体作用,加快查阅场所建设,搞好社会服务。(市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负责)
七、加强督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