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冬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

  (二)温度管理
  1.草苫(保温被)的管理
  在深冬季节草苫的管理上,一般实行“晚揭早盖”的做法。上午拉开草苫后,以日光温室内温度不下降为适宜时间,不宜过早揭苫造成温室内二次降温。下午在温室内温度降至20℃时及时盖草苫,以尽量多保存热量,以应对夜间的热量散失。
  2.人工增温
  (1)利用电热线补充地温。种植喜温和耐低温能力差的丝瓜、苦瓜、厚皮甜瓜等蔬菜时,可以在棚内埋设电热线于深冬季节加温提高地温。操作方法是:选用120m长,功率为1000W的电热线,埋设于高畦或垄的10cm深处,每60m2可用一根电热线,接好电源,安装开关,电热线接头处用绝缘材料包扎使其不漏电。可于冬季10cm地温不足10~12℃时通电补温。
  (2)利用热风炉补温。利用日光温室进行穴盘育苗,或栽培技术水平高、产值高的农户,可建造燃煤热风炉进行适当补温,一般在深冬寒冷天气时进行加热补温。推广移动式热风炉对多个日光温室进行辅助加温,可显著降低成本。
  3.加挂二层膜
  在日光温室内种植喜温和耐寒性差的丝瓜、苦瓜、厚皮甜瓜等作物时,可在深冬季节加挂二层膜,形成“棚中棚”;并在温室前沿处,加挂一保温膜(高度1.3~1.5m),可减少温室前部热量散失。上述措施在寒冷天时室内最低温度可提高2~3℃。
  4.覆盖地膜和覆草
  日光温室采用地膜覆盖已基本普及,对提高室内温度和降低空气湿度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地膜覆盖上有了新的方式:一是采用小拱棚式覆盖,增温效果显著;二是在地膜覆盖的情况下,于行间膜上再覆盖一层麦秸或其地碎草,覆草的作用是白天吸热,夜间吸潮。
  (三)肥水管理
  1.水分管理
  深冬季节在前期浇透水的基础上,一般掌握不旱不浇,浇水要看天、看秧、测地温,并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做到浇水后3~5天保持晴朗天气,并及时放风排湿。冬季浇水遵守“五浇五不浇”原则,即“晴天浇水,阴天不浇;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浇小水,不大水漫灌;浇温水,不浇冷水;暗浇水,不浇明水”。如果作物表现缺水时,可选寒流刚过,天气晴朗的好天,采用膜下滴灌(或微喷灌)或膜下浇小水,以免降低地温。
  2.肥料管理
  深冬季节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缓慢,需肥少。若追肥,应以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为主,尽量少追化肥。需追肥时,最好配合滴灌(微喷灌)施入,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还可选晴朗天气,配合喷防病药剂进行叶面追肥。待冬末初春天气转暖后,再适当增加浇水和施肥次数。
  (四)灾害性天气管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