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果茶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坚持科技创新、优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鲜明节本增效、技术展示、旅游观光功能的现代果树、茶叶精品示范园,逐步构建布局合理、优势突出、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产业化水平高的现代果茶业生产体系。
  (二)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科学布局、适度规模、集中连片,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优势产区。二是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发展以苹果、葡萄、桃、梨为重点的大宗水果,以设施大樱桃、草莓为重点的特色设施水果,以名优绿茶为重点的特色茶业,不断优化树种、品种结构。三是增加投入,注入活力。实施百万亩优质果茶建设项目带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四是转变方式,提质增效。创新模式,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科学用药、用肥,推动果茶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面提升果茶业的整体素质。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水果面积保持在105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150万吨,其中苹果50万亩以上,产量80万吨以上,外省销售量和出口量达到总产量的75%以上,水果产业年产值达到40亿元。干果面积达到30万亩,总产量42万吨,年产值10亿元;茶叶面积发展到12万亩,绿茶产量4500吨,产值达到6亿元。通过果茶业的提升发展,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
  三、发展重点
  (一)做强优势果品。优化区域布局,重点建设以平度、莱西、胶南、胶州为主的苹果优势产区,以胶南、莱西为主的梨优势产区,以平度为主的葡萄优势产区,以胶州、城阳、崂山为主的桃优势产区,以平度云山、城阳夏庄、惜福镇、崂山北宅为主的樱桃优势产区,以胶南张家楼为主的蓝莓优势产区。以大泽山、大小珠山、大青山为主的优质核桃、板栗产区。以岙山为主的优质柿子产区。大力推广优良果品品种,重点推广早实核桃、优质板栗、苹果、桃子新品种模式化建园,苹果、桃老果园密植郁闭园改造和葡萄、桃、大樱桃、草莓、蓝莓保护地栽培等9项实用技术,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使苹果、梨、桃等大宗水果优质果率达到70%以上。以葡萄、樱桃等优势果品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园区。大力发展大泽山葡萄、胶南蓝莓、北宅樱桃等特色水果产区,搞好高产开发、品质改良、冷链运输、贮藏保鲜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挖掘生产潜力,发展高端产品,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市场份额,形成区域主导产业。
  (二)做大特色茶叶。优化茶叶生产布局,以沿滨海大道山丘区为重点,加快构建起规模适度、布局科学、效益突出、特色鲜明的集节本增效、生态保护、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海茶叶产业带。实施高标准建园、规范化管理,建设一批品种优良、技术集约、管理先进的茶叶精品示范园,重点推广茶园越冬防护、良种苗木建园、节水灌溉等5项实用技术,逐步实现茶树良种化、茶区园林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标准化、加工自动化和发展产业化。
  (三)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大对农民的直接扶持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市场竞争力与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工作。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经营大户等创立自己的品牌。
  四、政策措施
  (一)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争取国家良种苗木繁育、标准果园创建等项目投资。加大百万亩果茶项目实施力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对果茶业的投入,重点支持果茶园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立覆盖主产区的产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加强采集点、信息通道、网络中心和检测检验站等建设。各项资金要重点支持果茶业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等项目建设。
  (二)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农民培训等力度,完善服务网络,充实基层专业人员,建立健全镇、村两级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创新推广机制,以标准化示范果园、精品茶园为平台、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信息网络为渠道,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
  (三)加大政策扶持与投入力度。整合支农资金,对重点生产环节予以补助,包括苹果、桃密植园改造和模式化栽培,茶叶越冬防护设施建设和品种更新等。实行名牌创建奖励政策,对获得“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的给予适当奖励。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果品贮藏和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建立适合不同产业品种的保险制度。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把果茶业振兴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制定产业振兴实施规划和具体措施,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农业部门牵头,发改、财政、林业等部门参加的果茶业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果茶业振兴发展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各相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5:
青岛市苗木花卉业振兴规划
(2011-2015年)

  为加快振兴我市苗木花卉业,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苗木花卉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2009年,全市苗木花卉总生产面积13.25万亩,总产量2.8亿株,总产值10亿元人民币,其中,苗木面积12.7万亩,花卉面积5500亩,花卉设施栽培面积达80%。雪松、樱花、耐冬等成为青岛苗木的特色树种,鲜切花、蝴蝶兰和三色堇种子等作为青岛花卉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分别在全省和全国位居前列。现有苗圃1831处,大型鲜花交易市场4处、零售店300多处,行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部分苗木花卉企业已成为我省该行业龙头企业。以苗木花卉为载体的各类展会,带动了相关旅游项目和园区建设,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落户青岛市李沧区。目前,我市已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苗木花卉生产消费城市,苗木花卉业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经济增长点和带动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同时必须看到,苗木花卉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滞后;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生产技术体系不规范,产品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的行业素质及创新能力亟需提高;产业链还不完善,专业性分工协作水平落后;政策保障与监督力度还不够强等等。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