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

  二、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经济优势,坚持以满足生态建设和城市发展对苗木花卉多样化、高档化、精品化要求为发展方向,坚持以苗木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苗木花卉良种的选育推广、社会化服务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化和设施栽培水平为重点,坚持市场带动、政府推动、科技拉动、社会联动,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大力发展优良特色苗木花卉,推进苗木花卉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为实施“十绿”工程,加快绿色青岛建设步伐,推动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进程,提供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龙头带动与规模生产相结合,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坚持完善产业链条与突出特色相结合,坚持强化监督与完善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坚持集约高效与促进农民快速持续增收相结合。
  (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苗木花卉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鲜明,以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依托,打造以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崂山枯桃、城阳上马、胶州杜村等苗木花卉业中心区域基地。全市苗木面积稳定在13万亩以上,花卉种植面积增加到1万亩以上,其中设施栽培率稳定在80%以上,苗木花卉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品种达到10个,用材林、经济林良种使用率达到90%以上,生态林容器苗率达60%以上(含控根技术);主栽花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苗木花卉科技创新、生产推广、质量监督和社会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苗木花卉生产区和产品集散交易物流中心,打造“中国花港”城市名片。通过苗木花卉业的提升发展,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
  三、发展重点
  (一)突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全市种质资源清查,建立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在清查的基础上开展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重点保护主要造林树种、珍稀濒危树种、名特优新品种的种质资源,建设和完善市级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崂山原地保存库1处、区(市)级黄岛、胶南、胶州、平度、莱西原地保存库5处和城阳、即墨异地保存库2处,保存苗木花卉种质资源500份。
  (二)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设青岛市苗木花卉良种繁育中心,运用现代生物和传统育种技术,创造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培育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新品种;强力推进、扶持建设优良苗木花卉基地20处,重点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观赏和利用价值高的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等苗木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良品种20个;以良种生产为重点,扶持建设和完善采穗圃、种子园、花卉制种场和种苗繁育车间4个;加快用材林、经济林品种提纯复壮、更新换代,及时培育更新替代品种3个;采用先进技术,积极开展生物质能源树种和我市市花的繁育示范与推广应用,推进建设轻型基质容器化育苗和控根技术示范基地2处,提高优良苗木的繁育能力和水平;扩大传统优势花卉、鲜切花、冷凉花卉和高档花卉等优良品种的繁育规模,促进产品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
  (三)注重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中心的全市苗木花卉业社会化活动中心功能区,建设完善市级和区(市)级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和交易中心16处,配套建设现代化花卉仓储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优势互补,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苗木花卉协会和各种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全市网上交易平台,拓宽与国内外信息交流渠道,不断搜集、研究、发布、预测苗木花卉信息,使信息资源得到快速、稳定、大容量的交换和共享,帮助苗木花卉生产经营者开阔视野,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积极促进苗木花卉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逐步搭建起链条完整、功能完善、服务先进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四)切实提升产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苗木花卉业链,注重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相关配套产品生产供应等环节的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坚持以苗木花卉传统产品生产与创新相结合,培育观光苗木花卉,开发生态旅游和特色休闲娱乐功能,扩大苗木花卉出口量,做大做强崂山枯桃插花艺术节,在全市打造苗木花卉“十强”乡镇(街道)、“百佳”村庄(社区),扶持建设5-8个苗木花卉业园区,扶持培植50个苗木花卉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珍稀、高附加值的苗木花卉,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树立10个市级品牌,争创省级、国家级品牌2个;加强温室设施、容器育苗设备、园林机械、园艺资材的研发和生产,提高苗木花卉生产设施化、机械化水平;提升花卉深加工产业开发水平,加强花卉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香料和天然色素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重点扶持建设一批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企业,打造我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外向型苗木花卉业。
  (五)不断提升设施栽培水平。强化设施栽培,提高设施栽培在苗木花卉栽培中的比例,保证苗木花卉产品质量和周年化供应。改造提升原有设施结构,建设日光温室和智能温室,推广应用设施内微滴灌、无土栽培、穴盘育苗、缓释肥栽培、二氧化碳补给、环境调控等技术,提升设施化栽培水平,提高苗木花卉质量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改造升级设施栽培面积150万平方米,新建300万平方米。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支持苗木花卉业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良种培育、技术推广、基地建设、设施栽培等。探索建立市级与区(市)级苗木花卉良种补贴制度,制订具体的良种补贴标准,对良种自主研发生产者进行直接重点补助,对良种推广使用者进行直接适当补助,促进良种的开发与使用。加强银企合作,增进信贷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苗木花卉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苗木花卉生产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有关苗木花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加强行业管理。强化行业监管,注重行业管理机构能力和制度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制订、完善我市地方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推行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提高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苗木花卉业生产经营秩序;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保护生产、经营、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苗木花卉质量监督检验监测体系,提高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为苗木花卉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