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工业技术人才培养“2119工程”
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重点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每年选派 200名左右各行业、各专业领域具备领军潜质的科技人才,到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进修深造;每年选派100名左右企业技术人才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围绕产业发展、产品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每年组织 1000名左右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参加研讨培训;促进科技人员知识更新,每年组织9万名左右技术人才进行远程网络在线新技术教育学习。到2020年,形成93万专业技术人才的规模。
围绕工业技术人才培养“2119工程”,实施“云南省工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计划”,针对产业发展和重大工业项目中的难点及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工业、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组织企业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技专家组成产业和技术创新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把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知识更新工程的重要基地,建立完善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区域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4.工业技能人才培养“1551工程”
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大力培养造就工业技能人才,在全省重点建设3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每年重点培养 1万名高技能人才;每年通过岗位技能锻炼和竞赛,培养造就5万名技能人才;每年培养5万名达到岗位技能要求的熟练技工;每年重点培训云南省急需的数字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紧缺型技工5000名。到2020年,技能型人才达到135万名的规模。
围绕工业技能人才培养“1551工程”,实施“云南省技能人才培养促进计划”,人力资源、工业经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行业协会结合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做好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指导行业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各类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应结合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并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中。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通过自办培训机构、联合举办职业院校、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
5.工业人才引进集聚“2212工程”
加速国内外工业优秀人才集聚云南,有针对性地引进云南省急需的紧缺高端专业人才,建设工业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支持基地引进国内外专家。组织、人力资源、工业经济等部门和企业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吸引高层次留学人员来滇创业发展,举办“留学归国人员云南创业行”创业交流活动。每年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工业技术人才 20名、柔性引进国内外工业技术专家20名、引进国内外中高级工业技术人才1000名参与云南新型工业化建设;到2020年,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国内外工业技术专业人才等20000名,努力建设一支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工业人才队伍。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