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旅游:重点打造以丹霞山、南岭、大峡谷、乐昌“三龙谷”、九峰花果园、金鸡岭、始兴车八岭、新丰云髻山、翁源四季花果等为代表的“绿色”旅游资源;
“古色”旅游:重点打造以风采楼、南华禅寺、云门禅寺、东华禅寺、西石岩寺、马坝人遗址、古佛洞天、始兴满堂围、南雄珠玑巷、梅关驿道、瑶族风情等为代表的“古色”旅游资源;
“蓝色”旅游:重点打造以曹溪温泉、丽宫温泉、龙华山温泉、云天海温泉、总甫温泉、枫湾温泉、小坑大森林温泉,百丈崖漂流、云门峡漂流、乳源南水水库、乐昌峡平湖游、市区“三江六岸”游等为代表的“蓝色”旅游资源。
(四)开发美食旅游,打造粤北美食天堂品牌。挖掘地道的粤北饮食文化精华,策划和包装粤北美食旅游,建设岭南文化特色美食一条街,定期开展韶关特色食品的品评活动,办好每年度的韶关旅游美食节。
(五)开发旅游商品,发展购物旅游。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重点扶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区特色的旅游工艺纪念品和土特产商品,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旅游商品购销(集散)中心,发展旅游购物市场。
(六)提升城市品位,展现韶关魅力。从打造城市风貌出发,在“创卫”、“创园”的基础上,将城市建设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城市旅游景观和休闲项目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桥梁、停车站场等交通设施和标识牌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健全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强化城市水、电和通讯保障能力,完善旅游城市功能。
(七)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于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体现旅游产品的地方特色和魅力,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品牌,深入研究韶文化、禅宗文化、丹霞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名人历史文化、粤人故里文化、马坝人文化、石峡文化、瑶族文化、曲江采茶文化,积极开发韶乐、禅乐、瑶族风情歌舞等体现我市文化底蕴、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旅游文化产品。在市区规划建设粤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建成岭南元素突出、粤北特色鲜明、韶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风情浓郁,集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创业、博览、商业、服务、交易、艺术表演为一体的复合型大型文化大社区。同时,在各县(市、区)建成一批旅游文化项目,大力推动浈江区“百年东街”、“电影城”,武江区张九龄旅游休闲公园、曲江区MTV制作基地、翁源县兰花博览中心、始兴县《蓝猫车队》动漫系列、乳源县大型瑶族神话舞剧《盘王印》等项目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