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政府关于下达2010年市直财政收支预算的通知
(徐政发[2010]119号 2010年8月24日)
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2010年市直财政收支预算已经徐州市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批准,现下达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综合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总体发展环境好于去年、有利因素也多于去年,但是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一方面,重点企业回升基础还不牢固,政策性减税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将在今年充分显现,税收结构过分依赖个别税种,财政增收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今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职业教育免学杂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加快推进,刚性支出增长较多,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对此,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用足用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政策,努力放大江苏沿海开发和徐州融入“长三角”效应,以科学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推进“三重一大”项目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做大税源经济,努力在较高平台上实现较快增长。
财税部门要牢牢把握组织收入这个中心环节,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培植骨干税源;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努力培植地方税源;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努力培植新兴税源。要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税,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大企业管理、行业管理、税种管理、税源管理等各项措施,强化税源预测和分析,加强新增税源和零散税源管理,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和财政机打票据,加大税收执法检查力度,提高堵漏增收、挖潜增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杜绝征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严格入库预算级次管理,严禁混库、拉税、引税等行为,做真做实财税收入。要进一步加快金财工程建设,完善财政收入分析系统,推进财税库银联网进程,不断提高收入管理水平。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用好存量、盘活增量、规范管理,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能。要把引导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作为支出的着力点,发挥财政资金、政策的杠杆和调节作用,引导资金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要把保障民生民计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立足点,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减排、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投入,在促进就业再就业、扶持弱势群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完善落实各项扶持和优惠政策措施。要按照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评价“四位一体”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强化绩效管理,推进财政绩效目标管理,对财政重点资金、重大项目和扶持政策实行绩效评估,并作为安排财政支出和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要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严格资金审批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和市区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加强政府投融资和国有资产收益管理,积极推进机关事务管理社会化,提升国有资产运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