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成果转化,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武装农业、提升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一要推进现代种业发展。要抓住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的机遇,整合资源,强化监管,加快构建以产业为主导、大企业为主体、大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加强高产、优质优良品种选育,加快良种更新换代,努力提高良种化水平。二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深入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活动,完善“专家+农技人员+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重大农业科技问题联席会商,分区域、分产业建设新品种展示园、新技术示范区、新模式示范带、新机制推进点,提升园区的成果转化、技术示范和辐射带动能力。三要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大示范、大推广、大培训“三大行动”,组织万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示范主导品种2000万亩,推广主推技术3000万亩,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养20万名产业发展带头人。
六、完善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五个体系”建设。一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增加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数量,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实施万名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二要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突出抓好水稻育插秧、小麦播种等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完成机耕3050万亩、机插秧52万亩、机收1400万亩。三要加强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以实施新一轮植保工程为契机,发展一批植保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强化重大病虫害监测,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尽力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力争全年病虫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4%以下。四要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安全可追溯等制度,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加强执法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五要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发挥专业市场、物流中心、城市超市和营销大户等的带动作用,发展网上销售、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农产品销售网络和物流体系。开拓农超、农餐对接等农产品进入终端市场的形式和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直接获利,让消费者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