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水平
(一)继续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按照国务院应急办应急演练操作指南要求,规范全市各类应急演练,推广应急预案桌面演练和“双盲”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演练率和演练成效。
(二)加强对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的督查。
(三)加强重大活动的应急管理,完善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备案机制。
三、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一)加快应急平台建设进度。重点推进市政府综合应急指挥平台1期工程建设,2011年底前实现与省、区(县级市)、市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互联互通;积极推动区(县级市)建设和完善政府综合应急指挥平台。
(二)加强应急平台数据库建设。以“两网十库”为基础,统一数据报送标准,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及时充实、更新应急平台数据库。
(三)建立应急平台管理制度。根据省应急平台管理制度,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研究制订我市应急平台管理制度。
四、提高值守和信息报送水平
(一)加强值班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各区(县级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值班制度建设;加强对市应急委成员单位、区(县级市)政府值班室工作的指导,安排值班人员到市政府总值班室跟班学习;进一步健全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值班室的设置;严格落实镇(街)、居(村)委会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
(二)提升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水平。继续拓宽信息渠道,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时效。加强研判,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质量。定期通报各区(县级市)、各有关单位信息报送情况,深入剖析存在问题,有效防止突发事件信息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五、进一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一)继续深化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深入推广“五个一”示范单位经验,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第二批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示范单位评审、挂牌;打造1至2个省级应急管理示范区(县级市)。
(二)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落实装备投入、狠抓队伍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救援能力;加强对街(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指导;开展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能力;强化基层应急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