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1.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强化政府部门履行“公共服务、政策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的职能,为各类文化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形成文化建设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
2.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
对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
3.深化文艺院团改革。
对一般艺术院团,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抓住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对保留事业性质的文艺院团,按照“政府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针,积极推进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建立起符合艺术发展规律、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分配制度和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机制,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机制,形成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四)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加强文化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把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争取出台《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办法》,完善文化建设政策保障机制,研究制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事业发展,完善文化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投融资和人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进入国家政策未禁止的文化领域。
附件1
苏州市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品牌一览表
类别
| 品牌名称
| 活动成效
|
综合类文化节庆活动
| 中国昆剧艺术节
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