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行业协会要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在维护产业利益和支持会员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要积极组织会员联合行动,开拓国内外市场;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指导、规范和监督会员企业的对外交往活动;主动参与协调贸易争议,积极组织会员做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应诉、申诉等工作,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
(二)优化行业协会结构布局
1.策应产业发展,优化结构布局。根据我市产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要,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或按产品、服务类别,经营环节、方式的划分,以“一市一业一会”的原则,规范行业协会的设立标准,整合宗旨与业务范围相同相似或相互交叉的行业协会,进一步推进现有行业协会的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和质量提升,建立健全行业协会进入和退出的机制。
2.加强分类指导,加大培育力度。在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产业或领域引导新建一批行业协会;在优势行业和特色行业中扶持一批按市场化运作、行为规范、服务有效的重点行业协会;合并淘汰一批运作不规范、服务能力差、缺乏行业代表性的行业协会。重点要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工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等所涉及的重点产业,积极支持其建立和发展行业协会,形成有利我市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升级、符合国际惯例的行业协会集群。
3.提升行业协会代表性与影响力。行业协会发展会员要打破部门、所有制和经营规模的界限,保证行业内企业平等的入会权利,特别要吸收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入会。行业协会入会会员数量要达到该行业同业组织数20%以上,其销售额达到同业50%以上,经济总量在同业经济组织中占60%以上。重点引导和培育我市具有产业、产品和市场优势的行业协会;积极吸引行业内和相关行业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入会。
(三)加强行业协会内部管理
1.健全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以龙头单位为依托,以服务会员为宗旨,以行业自治为原则,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办会方针,完善行业协会权力机构、执行机构、日常办事机构等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日常负责制,秘书长可自主选举产生,也可向社会公开招聘,推进协会秘书长专职化、专业化。
2.完善行业协会财务制度。按照社会团体法人的要求,行业协会要单独建账,建立规范完整的财务体制,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规范执行《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费使用情况要定期向会员大会汇报,依法接受审计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