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成绩
1、政府高度重视,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北塘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区,人人享有良好教育”的总体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先后荣获“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区”和“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等称号。区政府始终将教育发展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教育事业优先规划,优先发展。区委、区政府每年召开多次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教育工作,区领导经常走访教育基层单位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解决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区政府建立了教育投入优先增长、教育经费依法保障的长效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努力加大教育投入。一是通过财政预算内安排,严格保障教师工资和福利、教育现代化建设项目资金;二是通过土地出让收益,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建设;三是通过拆迁补偿收入,保障学校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四是通过足额收取教育配套资金,及时返还到位;五是通过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2009年,区级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为24795万元,较上年的20472万元增加4323万元,增长21.12%,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为53909万元,较上年增长了19.50%,做到了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预算内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达到10807.71元、比上年的8207.15元增加了2600.56元,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为15931.25元、比上年的10595.39元增加了5335.86元;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和市定基准要求,小学为532.86 元,初中为623.41元;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2.78%,较2008年的32.60%提高了0.18个百分点。2009年,区政府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有关中小学实施绩效工资的相关政策及实施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按时足额实施到位。
2、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北塘区积极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教育发展统一规划、教育经费统一安排、教职工统一管理、教师工资统一发放。区成立了机关财务(教育)支付中心,设立了“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实行了“收支两条线、集中支付、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区政府不断完善对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扶困助学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帮困助学工作机制,切实维护了全区学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大了公办学校吸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力度,保障新市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杂费”就学。同时,区政府建立了财政预算安排、相关部门协同筹措、社会各界捐赠相结合的帮困助学经费筹措机制和区、校、社会三级帮困助学网络,加强对困难学生的扶助力度,按规定落实 “一免一补”资助政策,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区政府投入了近170万元改造培智学校,并提供特殊教育免杂费补贴,为残疾儿童提供了特殊关爱,全区100%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区政府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加快布局调整,推进办学条件均衡。一是投入了1.6亿元建设文教中心二期辅楼的区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图书馆、健身中心等教育设施;二是投入近200万元,完成了9所中、小学15个改建及维修项目;三是投入近590万元,对5所相对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四是投入1亿元启动了对广石学校、五河学校的建设;五是投入210多万元更新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使全区95%中、小学实现了“班班通”,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3、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优质发展。
北塘区政府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作为推动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不断提高教师师德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大力实施“未来名师工程”和“未来名校长培训工程”,促进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2009年,全市所有教师都参加了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目前,全区中小学在编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超过了90%,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78%。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小学、初中教师的高一学历比例分别达到86%、78%。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对新录用教师严把进口关,坚持“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凡进必考”制度,保证新教师的质量。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轮岗制、校长聘任制和人才柔性流动制,三年中,有 132名校长、教师实现校际之间的流动,促进了师资配置的均衡。通过对教师实行考核奖励的制度,积极培养优秀教师,初步形成了骨干教师群体。三年来,有 281教师受到了表彰奖励。目前,全区有4名省特级教师、4名市名教师、5名市名校长。
区政府坚持扩大教育优势,发展教育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全面优化教育管理体系,推进学校自我定位、自主设计、科学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前,辖区内有达到市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的中学5所、小学8所、9所省优质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区。全区初中、小学巩固率继续保持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超过99%。
4、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北塘区全面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规范办学的“五严”规定,及时提出了一系列贯彻落实规范办学的要求,区政府没有给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学校没有分重点和非重点学校或班级,学校和班级没有进行考试排名等。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立了警务室,做到技防、人防到位,辖区内学校“创安”覆盖率达100%。近年来,全区学校没有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和治安案件。区政府加强了考核督查工作,重点开展对教育经费落实情况专项督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施绩效工资专项督查,中小学和幼儿园依法办学、规范管理的督查。实施班主任工作能手、新秀考核制度,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紧密配合的学校德育体系,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认真实施德育课程,充分开发利用德育资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特点与规律,有效激发德育工作活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北塘区素质教育333工程”,开足开齐体育课、艺术教育课等规定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近三年来,全区共有1000多名学生在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坚持教育科研引领学校发展,2009年,全区有国家、省和市级研究课题38项,不仅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深化,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1、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区域教育水平。要继续提高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满足全区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的要求。北塘区随着旧城改造和拆迁,面临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任务艰巨。区委、政府要从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高度进行科学设计、精心谋划,把教育布局调整与城市改造相结合,实现新的资源优化组合,既提高办学条件水平,又提升办学品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北塘区要结合新一轮布局调整,优化教师队伍,配齐配好各学段和各学科教师。要重视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年补充公办幼儿教师,不断提升幼儿教育质量。要努力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骨干教师群体,满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品质提升的需要,满足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的需要。要把每所学校都建设成为内涵丰富、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品牌特色学校。
督导考核结果:优秀。
附件6:
关于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
2009年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意见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建立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制度的通知》要求,省督导考核组依据《江苏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标准(试行)》, 于5月24日~26日对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2009年的教育工作进行了省级督导考核。期间,督导考核组听取了区政府教育工作汇报,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和帐册,实地考察了无锡市春蕾学校、东北塘实验小学、东北塘成教中心校、羊尖中学、羊尖中心幼儿园、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无锡市锡山职业教育中心校等10所学校,召开了辖区内教育系统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中小学校长、教师座谈会,走访了部分校长、教师。现将督导考核意见通报如下。